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故事诗的意思、故事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故事诗的解释

叙事诗的一种。故事性比一般叙事诗强,规模比史诗小,取材广泛。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故事诗是一种以叙述故事为主要内容的诗歌体裁,融合了叙事性与抒情性,通过诗化的语言讲述完整的情节和人物命运。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及文学理论著作的详细解释:


一、核心定义

《汉语大词典》(1997年版,第2卷)

故事诗指“以诗歌形式叙述完整故事的文学作品”,强调其具备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同时注重韵律和意象的运用,区别于散文体叙事。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定义为“通过诗歌语言讲述故事的韵文体裁”,兼具史诗的宏大性与民谣的通俗性,常反映社会现实或历史传说。


二、核心特征

  1. 叙事性与诗性融合

    以诗歌的凝练语言推进情节,如《孔雀东南飞》通过五言句式展开爱情悲剧,兼具情感张力与节奏美感(参考《中国文学体裁辞典》)。

  2. 典型人物与冲突

    如《木兰辞》塑造巾帼英雄形象,通过“替父从军”的核心矛盾深化主题(《中国诗学大辞典》)。

  3. 结构完整性

    包含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如白居易《长恨歌》以“汉皇重色思倾国”起势,至“此恨绵绵无绝期”收束全篇。


三、历史源流


四、代表作品

  1. 古典作品

    《孔雀东南飞》(汉乐府)、《琵琶行》(白居易)、《圆圆曲》(吴伟业)。

  2. 现当代作品

    闻一多《李白之死》、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7.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2016.
  3. 褚斌杰. 《中国古代文体概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4. 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5. 王运熙. 《中国诗学史·隋唐五代卷》. 鹭江出版社, 2002.

(注:因部分经典文献无公开电子资源链接,此处标注纸质权威来源;建议通过图书馆或学术数据库获取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故事诗是以叙事为核心特征的一种诗歌形式,结合了故事性与诗歌的韵律美。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定义与性质
    故事诗属于叙事诗的分支,但相较于一般叙事诗,它的故事性更强,通常围绕完整的情节展开,且规模小于史诗。其内容取材广泛,既可涉及古代传说,也可聚焦现代生活。

  2. 核心特征

    • 情节完整:以人物为中心,叙述连贯的故事情节,常带有戏剧性或神话色彩(如《诗经》中的早期形态)。
    • 形式诗化:注重押韵和节奏,通过简练的语言与意象增强表现力。
    • 主题多元:既可讽刺人性(如中古欧洲幽默故事诗),亦可反映社会现实或历史事件。
  3. 发展脉络
    在中国文学中,故事诗雏形初现于《诗经》,后经汉乐府(如《孔雀东南飞》)发展成熟;西方则多见于中古英法地区的讽刺性民间故事诗。

  4. 与史诗的区别
    故事诗篇幅较短,题材更贴近日常生活,而史诗通常描述宏大的英雄事迹或民族历史,如《荷马史诗》。

如需进一步了解创作技巧或具体作品案例,可参考上述来源中的文学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遨曹百为卑卑碧纱幮长徒镵鍼称雨道晴徂川歹人敦乐鹅酒厄菑俘聝钩挐鬼享还安汗挂劾按淮甸荒耗荒岁讙言隳裂护世四天王嘉娱击钵诘晓进舍女婿俊僚款涷离方遯员麟瑞林下风范柳条陆産旅食卖给谩谩捺蜻蜓迫强戕伐气绝齐民仍接蕤蕤孺童散败闪开石璧数息覗机太素樘突腾陵天人畋游脱脱武尾向平愿写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