俘聝的意思、俘聝的详细解释
俘聝的解释
见“ 俘馘 ”。
词语分解
- 俘的解释 俘 ú 打仗时被擒的敌人:俘虏。战俘。遣俘。 打仗时擒住敌人:俘获。被俘。 笔画数:; 部首:亻; 笔顺编号:
- 聝的解释 聝 ó 同“馘”。 笔画数:; 部首:耳;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俘聝”是古代战争中的术语,结合“俘”和“聝”两字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
单字拆解:
- 俘:指作战时活捉的敌人,本义为“军所获也”()。《左传》等古籍中常见“生执囚之”的用法。
- 聝(或作“馘”):指割取被杀敌人的左耳,用于统计杀敌数量。《说文解字》提到“馘,军战断耳也”,即通过割耳记录战功。
-
合称“俘聝”:
- 泛指战争中俘虏的活口和斩杀敌人后割取的左耳,是古代统计战果的重要方式()。例如《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记载“示之俘聝”,杜预注:“俘,所得囚;馘,所截耳。”
二、延伸用法
- 指代俘虏群体:如《左传·成公三年》中“以为俘馘”,杨伯峻注:“俘指生擒者,馘为连带提及”()。
- 象征军事胜利:古代君主常通过展示“俘聝”彰显功绩,如《旧五代史》记载“受定州俘馘”()。
三、文化背景
古代战争中,“俘”与“聝”的区分体现了对生擒和杀敌的不同统计方式,侧面反映冷兵器时代的战争规则。例如《尔雅》注“囚敌曰俘”,而“馘”需“计功”后献祭()。
四、相关辨析
- 异体字:“俘聝”亦写作“俘馘”(),二者通用。
- 现代语义:今多指俘虏,如“战俘”一词,而“馘”的割耳含义已不再使用。
如需进一步考据,可参考《说文解字》《春秋左传注》等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注意:由于当前模型的训练数据是在2019年之前的语料库上进行的,因此以下回答可能不会反映最新的认知。>
俘聝的意思
《俘聝》是一个中文词语,原指俘虏和被杀戮的人。今天,它常用来表达被另一方占领或征服的意思,有时也用来形容感情被征服或被俘获的状态。
拆分部首和笔画
根据《康熙字典》,《俘聝》可以拆分为“⺮”和“去”的部首和由21画组成的笔画。
来源和繁体
《俘聝》的简体字源自古代的象形字,其中,“⺮”部表示箭,箭用来战斗时射杀敌人,因此联想到被俘虏和杀戮的意思;“去”部则表示人被剥夺自由。繁体字和简体字相同,都是“俘聝”。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中,几乎每个字都有多种变体。根据古籍记载,《俘聝》的一种古汉字写法是“俘聝”。
例句
1. 这个国家被敌军所征服,成为了他们的俘聝。
2. 他发现自己对她的魅力完全俘聝。
3. 爱情的力量将他的心灵俘聝。
组词
1. 俘虏
2. 俘获
3. 俘掠
近义词
1. 俘获
2. 俘获
3. 俘取
反义词
1. 解放
2. 解救
3. 解决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