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世四天王的意思、护世四天王的详细解释
护世四天王的解释
即四天王。《法华经·方便品》:“护世四天王,及大自在天,并餘诸天众,眷属百千万,恭敬合掌礼,请我转6*法6*轮。”参见“ 四天王 ”、“ 护世 ”。
词语分解
- 护世的解释 佛教语。守护世界。佛教因四天王居 须弥山 之半腹,各护其一天下,故称四天王为“护世”。《维摩经·方便品》:“若在护世,护世中尊,护诸众生。” 唐 元稹 《大云寺二十韵》:“现身千佛国,护世四王军。”
- 四天王的解释 佛经称 帝释 的外将,分别居于 须弥山 四埵,各护一方,因亦称护世四天王。东方 持国天王 名 多罗吒 ,身白色,持琵琶;南方 增长天王 名 毗瑠璃 ,身青色,执宝剑;西方 广目天王 名毗留博叉 ,身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护世四天王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护世四天王是佛教中四位重要的护法天神,又称四大天王或四天王,其核心含义及文化内涵可归纳如下:
一、基本定义
护世四天王指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源自佛教宇宙观中的“四天王天”(欲界第一重天),居于须弥山腰的犍陀罗山四峰,分别守护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四大部洲。
二、起源与演变
- 婆罗门教渊源:原为婆罗门教二十诸天中的恶神,后被佛教吸收为护法神,纳入二十四诸天体系。
- 职能扩展:除守护四方外,还兼具“护持佛法”“增长善根”“观察世间”“赐予福德”等职责。
三、四天王详解
-
东方持国天王
- 象征:身白或绿色,持琵琶或阮琴,主音乐引导众生,代表“中道”思想(弦松紧适中)。
- 守护:东胜神洲,居须弥山白银埵。
-
南方增长天王
- 象征:身青色,持宝剑斩烦恼,护佛法不受侵犯。
- 守护:南赡部洲,居琉璃埵。
-
西方广目天王
- 象征:身红色,手缠赤索(或龙蛇)托宝塔,表世间无常与内心坚定。
- 守护:西牛贺洲,居水晶埵。
-
北方多闻天王
- 象征:身绿色或金色,持宝伞(或银鼠),护财富、御外扰,兼为战神与财神化身。
- 守护:北俱芦洲,居黄金埵。
四、文化象征
- 风调雨顺:民间将四天王法器与自然现象关联,宝剑(风)、琵琶(调)、宝伞(雨)、龙蛇(顺),寄托农耕社会祈愿。
- 寺院布局:常塑于天王殿两侧,与大肚弥勒像共同构成佛教建筑标志。
五、相关概念
- 梵文名与部众:持国天王(Dhṛtarāṣṭra)率乾闼婆,增长天王(Virūḍhaka)率鸠槃荼,广目天王(Virūpākṣa)统诸龙,多闻天王(Vaiśravaṇa)领夜叉。
如需更深入的梵文经典或历史演变细节,可参考佛教典籍《法华经》及相关寺院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护世四天王》的意思
《护世四天王》是一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极富正义感、勇猛无畏、誓死保卫社会公平正义的人。
拆分部首和笔画
《护世四天王》的拆分部首是“扌”、“日”、“一”、“王”,它的总笔画数为17。
来源
《护世四天王》这个词来自于佛教,原本指代佛教中四位神灵保护佛陀的天神,后来被引申为形容具备保护正义的人的意义。
繁体字
《护世四天王》的繁体字为《護世四天王》。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作《護世四天王》,与现代写法略有不同,但意义相同。
例句
他们四个人真是护世四天王啊,一直在捍卫正义。
组词
护世、四天王
近义词
正义使者、义士、侠客
反义词
恶势力、罪恶之徒、败类
别人正在浏览...
按鞫拔和巴漫别有风趣兵兰冰散瓦解沧洲惭惧带索黨戰迭岭方寸地凡木風馳電逝黼纯复归馆选过逢还睦还少惠斯通电桥简侮教书匠解疑金璧迥乎极圈救御诀厉扣请犪牛鳞藏凌眼灵祖流略笼鸟槛猿洛学瀎潏前六识骑箕弃末返本情款琼华岛三十二名臣三字狮虎当道诗酒社是勿寿轴水浒传四代酸辣汤遂遂条刺髫冠听讲听言外彝闲执邪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