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世四天王的意思、护世四天王的详细解释
护世四天王的解释
即四天王。《法华经·方便品》:“护世四天王,及大自在天,并餘诸天众,眷属百千万,恭敬合掌礼,请我转6*法6*轮。”参见“ 四天王 ”、“ 护世 ”。
词语分解
- 护世的解释 佛教语。守护世界。佛教因四天王居 须弥山 之半腹,各护其一天下,故称四天王为“护世”。《维摩经·方便品》:“若在护世,护世中尊,护诸众生。” 唐 元稹 《大云寺二十韵》:“现身千佛国,护世四王军。”
- 四天王的解释 佛经称 帝释 的外将,分别居于 须弥山 四埵,各护一方,因亦称护世四天王。东方 持国天王 名 多罗吒 ,身白色,持琵琶;南方 增长天王 名 毗瑠璃 ,身青色,执宝剑;西方 广目天王 名毗留博叉 ,身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护世四天王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护世四天王,又称“四大天王”,是佛教中重要的护法神祇,其名称与职能在汉语语境中有明确的释义与文化内涵:
一、汉语词典释义
- 护世
指“守护世间”,源于佛教“护持国土、庇佑众生”的职责定位。《佛学大辞典》释为“拥护四天下,令诸有情离苦得乐”。
- 四天王
指四位统领鬼神、镇守方位的天王,其名号与象征在汉语中固定为:
- 东方持国天王(持:执持;国:国土)
- 南方增长天王(增长:令善根增长)
- 西方广目天王(广目:以净天眼观照世间)
- 北方多闻天王(多闻:福德闻名十方)
二、佛教经典中的职能与象征
据《长阿含经》载,四天王居须弥山腰四方,各护一天下(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职责如下:
- 持国天王:持琵琶,司调和谐,护持东洲众生。
- 增长天王:持宝剑,司断烦恼,护南洲善根增长。
- 广目天王:持赤龙(或索),司监察善恶,护西洲安宁。
- 多闻天王:持宝伞(或塔),司福德庇护,护北洲免受侵扰。
(来源:《长阿含经·世记经》
三、文化影响与艺术表现
汉传佛教寺院常于山门殿塑四天王像,如杭州灵隐寺、北京雍和宫等,其形象自唐代定型:
- 持国天王:青甲持琵琶(例:敦煌莫高窟壁画)
- 增长天王:赤甲持宝剑(例:山西大同华严寺造像)
- 广目天王:白甲持蛇/索(例:四川大足石刻)
- 多闻天王:绿甲持伞/塔(例:西藏布达拉宫壁画)
(来源:中国佛教协会《汉传佛教寺院造像规制研究》
四、宗教意义与民俗融合
四天王信仰融入东亚民俗,如:
- 多闻天王(毗沙门天) 在唐代被奉为军神,敦煌文献P.4514载其“护国退敌”灵验。
- “风调雨顺”象征:明清时期,四天王法器被附会为“剑(风)、琵琶(调)、伞(雨)、蛇(顺)”,体现民间祈愿。
权威参考来源
-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 《长阿含经》(佛教经典,大正藏第1册)
- 《汉传佛教寺院造像规制研究》(中国佛教协会编)
- 敦煌写本P.4514《毗沙门天王灵验记》(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网络扩展解释
护世四天王是佛教中四位重要的护法天神,又称四大天王或四天王,其核心含义及文化内涵可归纳如下:
一、基本定义
护世四天王指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源自佛教宇宙观中的“四天王天”(欲界第一重天),居于须弥山腰的犍陀罗山四峰,分别守护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四大部洲。
二、起源与演变
- 婆罗门教渊源:原为婆罗门教二十诸天中的恶神,后被佛教吸收为护法神,纳入二十四诸天体系。
- 职能扩展:除守护四方外,还兼具“护持佛法”“增长善根”“观察世间”“赐予福德”等职责。
三、四天王详解
-
东方持国天王
- 象征:身白或绿色,持琵琶或阮琴,主音乐引导众生,代表“中道”思想(弦松紧适中)。
- 守护:东胜神洲,居须弥山白银埵。
-
南方增长天王
- 象征:身青色,持宝剑斩烦恼,护佛法不受侵犯。
- 守护:南赡部洲,居琉璃埵。
-
西方广目天王
- 象征:身红色,手缠赤索(或龙蛇)托宝塔,表世间无常与内心坚定。
- 守护:西牛贺洲,居水晶埵。
-
北方多闻天王
- 象征:身绿色或金色,持宝伞(或银鼠),护财富、御外扰,兼为战神与财神化身。
- 守护:北俱芦洲,居黄金埵。
四、文化象征
- 风调雨顺:民间将四天王法器与自然现象关联,宝剑(风)、琵琶(调)、宝伞(雨)、龙蛇(顺),寄托农耕社会祈愿。
- 寺院布局:常塑于天王殿两侧,与大肚弥勒像共同构成佛教建筑标志。
五、相关概念
- 梵文名与部众:持国天王(Dhṛtarāṣṭra)率乾闼婆,增长天王(Virūḍhaka)率鸠槃荼,广目天王(Virūpākṣa)统诸龙,多闻天王(Vaiśravaṇa)领夜叉。
如需更深入的梵文经典或历史演变细节,可参考佛教典籍《法华经》及相关寺院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白璧无瑕保归蔽柨避阱入坑不崇朝称副晨妆村扉耳报神富财腑冷负忧工程兵公姓光板板官纪管自估计还形烛航测含粝呵脬黄竹筒化枭为鸠间隙解袂竭忠尽智浄侣兢惕近海计日骏良阑牢林产陵阳山马哈名臣男子昵眷棚头匹夫庶妇譬如闲潜户樵海乔梓请服情尽桥算择台风他们俩騊駼提兜同辈望古遥集围透瓮声温生絶裾无所作为五雉先公后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