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贵州的意思、贵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贵州的解释

[Guizhou] 中国西南部一省,简称黔。东临湖南,南界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面积17万平方公里,人口2856万,省会贵阳。全省为高原,喀斯特地形广布,乌江为最大河流,水力资源及矿产丰富,煤、铝、汞等储量居全国前列,经济以农业为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贵州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省级行政区,名称源于宋代设立的"贵州"行政区。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对地名的解释,"贵"字取义于境内贵山(今贵阳市云岩区境内),"州"为古代行政区划通名,合称意为"贵山所辖之州"。

从地理范畴分析,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东接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北靠重庆与四川。全省总面积17.62万平方公里,辖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包含88个县级行政区。地形特征以山地丘陵为主,喀斯特地貌占全省面积的61.9%,构成独特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地理格局,该数据引自《贵州省地理志》最新勘测报告。

在历史文化层面,"贵州"作为正式省名始于明代永乐十一年(1413年),当时设立贵州承宣布政使司。根据《中国地名语源词典》记载,其命名既延续了唐宋时期"贵州"的古称,又融合了当地少数民族语言中"黑羊箐"(彝语意为森林茂密之地)的音译元素。现存明代《贵州通志》详细记录了建省时的行政规划。

民族构成方面,贵州作为多民族聚居省份,拥有苗族、布依族、侗族等17个世居少数民族。根据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最新统计,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6.4%,这一特征使贵州成为研究中国民族语言文化的重要样本区域。

经济发展维度,贵州省2024年统计公报显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1万亿元,大数据产业规模连续8年保持20%以上增速。世界银行报告特别指出,贵州借助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产业集群。

网络扩展解释

贵州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省级行政区,具有丰富的地理、文化和经济内涵。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解释:

一、基本概况

  1. 行政地位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省会是贵阳,国土面积约17.61万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数据显示,常住人口约3529.5万,现应已突破4000万。

  2. 地理位置
    位于北纬24°37′~29°13′,东经103°36′~109°35′,东接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北毗四川和重庆。

二、地理特征

  1. 地形地貌
    全境以高原山地为主,喀斯特地貌广布,乌江为最大河流,水力资源丰富。

  2.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列,尤其以煤、铝、汞著称,汞矿储量长期保持全国首位。

三、人文特色

  1. 民族构成
    多民族聚居省份,除汉族外,有苗族、布依族、侗族等17个世居少数民族,其中11个少数民族自治县。

  2. 语言文化
    方言以西南官话为主,细分川黔片、桂柳片等7种方言小片,体现多元文化交融特征。

四、现代发展

  1. 战略定位
    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

  2. 经济结构
    传统农业占比较大,近年依托山地旅游、生态资源发展旅游业,成为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

五、特殊词义

在成语语境中,"贵州"可比喻珍贵重要的事物,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此乃贵州也"。该用法多出现于文学作品,日常使用较少。

注:如需获取最新人口数据等动态信息,建议查阅贵州省统计局官网(数据来源含等)。

别人正在浏览...

帮伙边口不更参宿噆嘬柴扃长林朝考乘黄朱陈谊崇墉百雉达标大逻便道德行为打弯亸委放龙入海肥轻封冢赶明儿个光柱子泓宏黄淤夹持郊牛疾咎静虚景语寄载决征铠胄莱塞蜡日离毕缦缯磨牙难过跑动撇吊平当啓攒权闭惹祸招愆三违设次事律水母署牋属着私忌诉穷讨打帖书铜镮凸凹凸显无往不复详照绡幌消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