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离毕的意思、离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离毕的解释

月亮附于毕星。是天将降雨的征兆。毕,二十八宿之一。语出《诗·小雅·渐渐之石》:“月离於毕,俾滂沱矣。” 毛 传:“毕,噣也。月离阴星则雨。”《文选·张协<七命>》:“南箕之风,不能畅其化。离毕之云,无以丰其泽。” 李善 注引《春秋纬》:“月失其行,离於箕者风,离於毕者雨。” 晋 葛洪 《抱朴子·勗学》:“瞻离毕而分阴阳之候,由冬螽而觉闰餘之错。” 闽 徐夤 《和尚书咏烟》:“不散几知离毕雨,欲飞须待落花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离毕”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源自中国古代天文学和气象谚语,主要指月亮运行经过或离开毕宿(二十八宿之一)的天象,并由此引申出与降雨相关的征兆。以下是详细解释:

  1. 本义(天文现象):

    • “离”在此处意为“经历”、“经过”或“离开”,并非现代常用的“分离”之意。
    • “毕”指“毕宿”,是中国古代二十八宿中的西方白虎七宿之一(即奎、娄、胃、昴、毕、觜、参)。毕宿由八颗星组成,形状像捕兔的网叉。
    • 因此,“离毕”字面意思是指月亮在运行过程中经过或离开毕宿所在的天区。
  2. 引申义(气象征兆):

    • 这个词汇的广泛应用主要源于古代的气象观测经验与谚语。《诗经·小雅·渐渐之石》中有名句:“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意思是“月亮经过(或附着于)毕宿时,就会下起滂沱大雨。”
    • 汉代典籍《尚书·洪范》的纬书《洪范五行传》也提到:“月离于毕,则毕多雨。”
    • 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对此解释为:“月离历于毕之阴星则雨,……以毕为月所离而雨,是阴雨之星。”他认为毕宿主阴雨,月亮运行经过毕宿,是降雨的征兆。
    • 因此,“离毕”常被用来代指下雨的征兆或即将下雨的天气现象。这个含义是从天文观测与气象经验结合而来的。
  3. 现代使用:

    • 在现代汉语中,“离毕”一词已非常罕用,主要出现在对古典文献的解读、研究古代天文历法或气象谚语时。
    • 其含义基本固定为上述两点:特定的天文现象及其所预示的降雨。

“离毕”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天文观测和气象经验的词汇。其本义指月亮运行经过或离开二十八宿中的毕宿,而其更广为人知的引申义则是依据古谚(如《诗经》所载),指代月亮经过毕宿是即将下大雨的征兆。该词体现了古人观天象以预测天气的智慧。

参考资料:

  1. 《诗经·小雅·渐渐之石》:提供了“月离于毕,俾滂沱矣”的原始文献依据。 (可参考权威古籍数据库或中华书局等版本)
  2. 孔颖达《毛诗正义》:对《诗经》中“月离于毕”的经典解释,阐释了毕宿主雨的星象学观点。 (可参考《十三经注疏》等权威整理本)
  3. 《尚书纬·洪范五行传》:记载了“月离于毕,则毕多雨”的关联,补充了天文与气象联系的早期记录。 (可参考纬书辑佚本或相关研究著作)

网络扩展解释

“离毕”一词主要有两种解释,需结合不同文献来源综合理解:

一、天文现象(主流释义) 源于《诗经·小雅·渐渐之石》,指月亮运行至毕宿(二十八星宿之一)附近,预示即将下大雨。例如:

二、完成某事(较少见释义) 现代部分词典(如)将其解释为“事情完成”,即“离”表示离开、“毕”表示结束。但此释义未见于古典文献,可能与现代语言演变有关。

使用注意:

建议在专业文献中引用时,优先参考《诗经》及《抱朴子》等经典出处。

别人正在浏览...

岸谷阿修罗北貉庇衞超群绝伦辰选传信牌处制泚颡递加防拟发隐擿伏忿苇富大癏官贵臣聒地鸿稀鳞絶懽说鬟云祸泉假髻见红荐臻假释籍丛进德脩业景科禁渔舅子角逐军临城下浪蘂浮花蓝婆流嘤溜之大吉龙疏论事文谬幽谋结闹香拗拢女主角匹练贫辛戗脊嵌岩恰正扇聚山妖舍讲说得起说风说水数奇不偶笋皮太阴鍊形桃竹簟天寿五蕴皆空希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