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桂皮的意思、桂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桂皮的解释

(1).桂皮树。常绿乔木,叶呈卵形,有三条叶脉,花小,黄色,果实黑色。树皮可供药用或做香料。

(2).肉桂树的皮。可以制药,有健胃、强身、散寒、止痛作用。也可作香料。或制桂油。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箘桂》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桂皮是汉语中特指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或其他同属植物的干燥树皮,具有独特的辛香气味和药用价值。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详细阐述:


一、字义与基本释义

  1. 构词解析

    “桂”指肉桂树,“皮”即树皮,合称指代肉桂的干燥外皮。在传统语境中,桂皮与“肉桂”常互通,但现代商品分类中,桂皮多指较厚、含油脂少的次级品。

  2. 权威词典定义

    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桂皮释义为:

    肉桂树的皮,可入药或作调味品。气味芳香,味微甜辛。


二、植物学与商品特征

  1. 植物来源

    主要取自樟科肉桂(Cinnamomum cassia),亦包括阴香(C. burmannii)、川桂(C. wilsonii)等近缘种树皮。

  2. 形态与分级

    • 外观:卷筒状或槽状,厚约1–3毫米,外表面灰棕色,内面红棕色。
    • 气味:具挥发性香气,味甜辣。
    • 等级:按厚度、油分分为“桂通”(薄皮)、“企边桂”(厚皮卷)等。

三、文化与应用

  1. 药用价值

    中医理论中,桂皮性辛温,归肾、脾、心经,可温肾散寒、活血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载其功能主治“脘腹冷痛,虚寒吐泻,腰膝酸冷”。

  2. 调味与饮食文化

    作为“五香粉”核心成分,广泛用于卤味、炖汤。其香气源自肉桂醛(cinnamaldehyde),具抑菌与促进消化作用。


四、相关概念辨析


参考资料来源:

  1. 《中国植物志》第31卷,科学出版社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3. 《中华本草》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4. 《中药大辞典》(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国家药典委员会
  6. 《中国调味品工艺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7. 《香料植物分类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8. 《中药学》(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桂皮是樟科樟属多种植物树皮的通称,主要包括天竺桂、阴香、细叶香桂、肉桂或川桂等。以下是其详细解析:

一、基本定义与来源

  1. 植物学特征
    桂皮来源于樟科植物的干燥树皮,并非桂花树(木犀科),而是肉桂属或樟属植物。全球主要产自中国云南、尼泊尔、印度等地。

  2. 历史溯源
    桂皮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香料之一,中国秦代已用于肉类调味,与生姜齐名。西方《圣经》和古埃及文献中也有记载。

二、用途与价值

  1. 烹饪调味
    作为五香粉的核心成分,桂皮能去腥增香,广泛用于炖肉、烘焙、咖啡等,赋予食物微甜香气。

  2. 药用功效
    中医认为其性温,归心、肝、脾、肾经,可温肾壮阳、散寒止痛,辅助治疗虚寒胃痛、风湿痹痛等。《本草纲目》记载其“温中补肾”之效。

  3. 经济价值
    桂皮可提取桂油,用于化妆品、巧克力及香烟配料,兼具实用与商业价值。

三、鉴别与品质

优质桂皮以肉厚、油性足、香气浓郁为佳,常见伪品需通过性状(不规则块片)和植物来源区分。

小知识:桂皮与肉桂常被混淆,但肉桂特指玉桂树皮,而桂皮涵盖更广的樟科植物树皮。

别人正在浏览...

百残班荆道故豹褎被参本志逼火超编嗤点淳仁纯束楚笋打烊定乱动蛮斗府断石遁俗无闷芳卿付印观优豪赡华緘花说柳说艰棘简体字焦勤疾霆不暇掩目卷舒跼骥客作刻足适屦叩齿蜡光纸寥落遛搭流序陋忠没张志破害钳釱峤外亲慝臊膻食不知味守神霜侵水裔鼠尾帐嗣育宿猾穗肥梭动索性台命退鱼位业限定象筯痫瘈新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