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卷舒的意思、卷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卷舒的解释

(1).卷起与展开。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诗:“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 元 龙辅 《龙辅女红馀志·玳瑁屏》:“阳文张玳瑁屏风,黄金为屈膝,长七尺,广二丈,可以卷舒。”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叶子戏》:“凡文字有备检用者,卷轴难数卷舒,故以叶子写之。”

(2).犹进退;隐显。 汉 刘向 《列女传·王章妻女》:“君子谓 王章 妻知卷舒之节。” 唐 韩愈 《遣兴联句》诗:“ 蘧 宁 知卷舒, 孔 颜 知行藏。” 元 刘祁 《归潜堂记》:“盖君子之道以时卷舒,得其时不进为固,失其时而强进为狂。”

卷缩和伸展。《淮南子·原道训》:“幽兮冥兮,应无形兮;遂兮洞兮,不虚动兮。与刚柔卷舒兮。与阴阳俛仰兮。” 高诱 注:“卷舒,犹屈伸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卷舒”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多个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义

  1. 字面意义
    由“卷”(卷曲、收拢)和“舒”(舒展、展开)组成,指事物的卷缩与伸展状态,如云朵、书卷的开合变化()。

  2. 动态过程
    引申为事物状态的变化与调整,如《淮南子·原道训》中用“卷舒”描述刚柔、阴阳的相互作用()。


二、引申含义

  1. 进退处世之道
    比喻人在社会中的隐显、进退智慧。例如:

    • 汉刘向《列女传》提到“知卷舒之节”,强调审时度势的处世哲学()。
    • 元刘祁《归潜堂记》称“君子之道以时卷舒”,主张顺应时势调整行为()。
  2. 哲学与自然规律
    道家思想中,“卷舒”象征自然万物的屈伸变化,如《淮南子》注:“卷舒,犹屈伸也”,体现事物发展的动态平衡()。


三、其他相关


“卷舒”不仅描述物理形态的变化,更蕴含中国传统文化中顺应自然、灵活处世的智慧,常见于古典文学与哲学论述。如需进一步考证古籍原文,可参考《列女传》《淮南子》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卷舒

“卷舒”是一个汉字词组,由两个汉字组合而成。其中,“卷”位于前面,意思是将物体弯曲、绕起来;“舒”置于后面,指散开、展开。

拆分部首和笔画

“卷舒”这个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卷:左右结构,拆分后部首为卩,总笔画数为7。

舒:上下结构,拆分后部首为舁,总笔画数为10。

来源

“卷舒”这个词经常用于形容物体的状态或人的情绪变化。它的源自《易经》中的一句话:“卷舒君子,默而识之。”意思是指君子的行为应该像卷曲的画卷一样潜心修行,默默地体会,并且能够识别其中的深意。

繁体

“卷舒”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卷舒」。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那时候的“卷舒”书写形式与现代有一些差别,但基本上保留了相同的意思和结构。

例句

1. 他仰起头,轻轻地卷舒着一片云彩。

2. 她的脸上卷舒着一抹微笑。

组词

与“卷舒”有关的组词有:卷曲、卷起、舒展、舒适等。

近义词

与“卷舒”意思相近的词语有:滚动、蜷曲、展开、放松。

反义词

与“卷舒”意思相反的词语有:收缩、收拢、紧张、紧绷。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