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规矩绳墨 ”。《孟子·离娄上》:“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準绳,以为方员平直,不可胜用也。” 汉 王符 《潜夫论·赞学》:“故圣人之制经以遗后贤也,譬犹巧 倕 之为规矩準绳以遗后工也。” 宋 苏轼 《议学校贡举状》:“且其为文也,无规矩準绳,故学之易成。” 廖仲恺 《答胡适论井田书》:“先生能够早日把《国语的文法》做好寄来……使国语的文学有个规矩准绳。”
"规矩准绳"是由"规矩"与"准绳"两个古代测量工具组合而成的成语。《汉语大词典》将"规矩"定义为"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说文解字》释"准"为"平也","绳"为"索也",二者合指取直的工具。在语义演变中,该成语逐渐形成三重内涵:
一、本义溯源 "规"为圆规,《墨子·天志》载"轮匠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圆";"矩"是直角尺,《周髀算经》称"圆出于方,方出于矩"。而"准"即水平仪,《庄子·天道》云"水静则明,烛须眉","绳"指墨线,《尚书·说命》有"木从绳则正"的记载。
二、引申含义 经《孟子·离娄上》"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经典化表述,该成语已升华为社会规范的总称。汉代王符《潜夫论·赞学》进一步阐释:"巧工因绳墨,智者顺礼法",强调其作为道德准绳的功能。
三、现代应用 当代《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其界定为"必须遵守的准则或法度",广泛应用于法律、建筑、教育等领域。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技术规范定义为"现代规矩准绳",体现了传统智慧与现代制度的融合。
“规矩准绳”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进行解释:
“规矩”指画圆形和方形的工具(圆规和曲尺),“准绳”指测量平直的水准仪和墨线。成语原指工匠使用的测量工具,后引申为行为准则、法度或标准,强调对规范的遵守。
古代典籍
现代用法
现代汉语中,“规矩”多指行为标准或习惯,“准绳”则侧重原则依据(如法律、道德)。例如***用典提到“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强调规则对治理的重要性。
如需进一步考据,可查阅《汉语成语大词典》或《管子》《孟子》等典籍原文。
白皑皑白玉板钞虏成都卖卜沉鱼落雁迟利垂缨达诚戴高帽儿甸农断络沸反连天飞楫浮华附生虫服事服箱改途官销过头拄杖过语鹤骨松筋皇孙花押印糊口获敛火证教务噤声卡剌特空绿列宁厉祟楼槛罗睺逻伺贸袭冥通耐静醅酿篇法撆缺僻拗秋刑詓詓睿敏三里雾山里红沈灰沈忧衰萎束緼请火炭精棒途程脱免微要五指山遐迹相溷携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