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嫌韵的意思、嫌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嫌韵的解释

即出韵。格律诗中应该押韵的字越出规定的韵部。 清 吴乔 《围炉诗话》卷一:“ 唐 人有嫌韵兼韵之法,嫌韵,即出韵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嫌韵”是古典诗词格律中的术语,指在格律诗中押韵的字超出规定的韵部,即“出韵”。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嫌韵指诗人在创作格律诗时,未严格遵守韵书规定的同一韵部用字,导致押韵字跨越不同韵部。例如,若某首诗规定用“平水韵”的“东”韵,但实际押韵时混入了“冬”韵的字,则构成嫌韵。

  2. 历史背景与文献依据
    清代学者吴乔在《围炉诗话》中提及:“唐人有嫌韵兼韵之法,嫌韵即出韵也。”。这说明唐代诗人虽普遍遵循格律,但也存在灵活运用的情况,嫌韵可能被用于特殊表达需求。

  3. 相关术语辨析

    • 兼韵:允许在通用韵部之间借用个别字,如“寒”韵与“删”韵可通用。
    • 干韵:与兼韵类似,但特指借用通用韵中的一两个字,不可跨非通用韵部转用。
  4. 使用规范
    嫌韵与兼韵虽可通用,但需遵循“不可转用”原则,即只能在通用韵部(如平水韵中标注可通押的韵)内借用,不可随意跨入其他韵部(如“真”“文”“元”等不相通韵部)。

总结来看,嫌韵是格律诗创作中的一种越界用韵现象,需结合具体韵书规则判断其合理性。如需进一步了解韵部划分,可参考《平水韵》等传统韵书。

网络扩展解释二

嫌韵

嫌韵(xian yan)是一个汉字词汇,常用于描述对某个声音或韵律的厌恶或反感。

拆分部首和笔画

嫌韵的部首是女字旁,笔画数为13画。

来源

嫌韵最早可以追溯到《说文解字》,属于古代汉字。

繁体

繁体字的嫌韵是「嫌韻」。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嫌韵同样是用「嫌韻」来表示。

例句

他聆听着那琅琅的音律,却对此感到嫌韵。

组词

嫌恶、嫌弃、嫌疑、嫌贫爱富。

近义词

讨厌、反感、厌恶。

反义词

喜爱、钟爱、欢迎。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