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缓师的意思、缓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缓师的解释

延迟出兵。《左传·文公七年》:“既不受矣,而復缓师, 秦 将生心。”《宋史·太祖纪三》:“ 江南主 贡银五万两、绢五万匹,乞缓师。”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五·徐铉》:“ 南唐 以 徐鉉 使北,请缓师。”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缓师”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延迟出兵,常见于历史文献或军事外交语境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析

  1. 字面拆解

    • 缓:指迟缓、推迟,如“缓期”“缓兵之计”。
    • 师:此处指军队,如“出师”“班师”。
      组合后意为延缓军队行动,即推迟出兵时间。
  2. 综合释义
    指在军事行动中故意拖延出兵,常见于战争谈判或战略调整场景。例如,弱势方通过进贡财物请求敌方暂缓进攻。


二、历史用例

  1. 《左传·文公七年》
    记载秦国因未受礼遇而延迟出兵,导致对方产生疑虑。
  2. 《宋史·太祖纪三》
    南唐后主李煜曾献银绢,请求宋太祖暂缓进攻。
  3. 清代《池北偶谈》
    提及南唐遣徐铉出使北宋,试图通过外交手段延缓宋军攻势。

三、应用场景


四、补充说明

该词属文言词汇,现代使用较少,多见于历史研究或文学作品中。如需更权威的释义,建议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左传》《宋史》等原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缓师的意思

《缓师》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指对待教师或老师时采取缓慢、迟缓的态度或行动。具体来说,它指的是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倾听老师的指导、尊重教育者的意见的行为方式。

缓师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缓师》由两个部首组成:缶(fǒu)和首(shǒu)。缶是指酒器的容器,意味着静止和安定;首是头部的意思,表示重要的事务。它的总笔画为17画。

缓师的来源

《缓师》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中,其中孔子说过:“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述而》)。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我们听取教师的指导和教诲,我们可以获得到底、纯粹的教育效果。

缓师的繁体

《缓师》的繁体字为「緩師」。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缓师」的写法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缓师的例句

1. 父母要耐心倾听孩子的问题,成为他们最好的缓师。

2. 学生应该对老师的教诲虚心听取,做一个好的缓师。

缓师的组词

缓师并没有固定的组词形式,它通常独立出现。

缓师的近义词

尊师、敬师、恭师、听师

缓师的反义词

抗师、拒师、不敬师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