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狗供役的驿站。《元史·兵志四》:“今故著其驛政之大者,然后纪各省水陆凡若干站,而 辽东 狗站,亦因以附见云。”《元史·兵志四》:“ 辽阳 等处行中书省所辖……狗站一十五处,元设站户三百,狗三千隻。”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狗站》:“征东行省,每岁委官至 奴儿干 ,给散囚粮,须用站车,每车以四狗挽之。”
“狗站”是元朝时期一种特殊的驿站形式,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以狗作为运输工具。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狗站是以狗供役的驿站系统,用于冬季冰雪环境下的物资运输和通信传递。其名称源于使用狗拉雪橇(赫哲语称“拖拉气”)作为交通工具。
历史记载与规模
据《元史·兵志四》记载,辽阳行省曾设狗站15处,配备站户300家及3000只狗。明代陶宗仪在《辍耕录》中也提到,征东行省官员需通过狗站向奴儿干地区运送囚粮。
实际运作方式
每辆雪橇由4-10余只狗牵引,赶橇者通过“拷力”(指挥棒)控制头狗方向,雪橇停止时则以“拷力”交叉插地实现刹车。这种运输方式在冬季河道和丛林间速度极快,曾是赫哲族的主要冬季运输手段。
文化背景与延续
狗站不仅体现元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智慧,也反映了东北少数民族(如赫哲族)适应严寒环境的生存智慧。直至近代,狗拉雪橇仍在当地渔猎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注:低权威性网页(如、3)因内容重复或信息简略未作重点引用。
狗站(gǒu zhàn)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狗把身体用力撑起来而站在两腿上”。这个词反映了狗的站立姿势。
狗站的部首是犬(quǎn),总共有12个笔画。
狗站是一个由形声字组成的词语。其中,“犬”表示与狗相关的意思,而“站”表示站立的意思。这个词语用形声字的方式来表示了狗用力站立的动作。
狗站的繁体字为「狗站」。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狗站的写法与现代写法相似,没有太大变化。
1. 看,那只小狗正在狗站的姿势下玩耍。
2. 狗站是狗的一种特殊站立方式。
狗站可以组成一些其他词语,例如:
1. 狗窝(gǒu wō):狗的居住地。
2. 狗笼(gǒu lóng):用来装狗的笼子。
3. 狗咬(gǒu yǎo):狗用牙齿咬东西。
狗站的近义词有:犬立(quǎn lì)。
狗站的反义词是:狗趴(gǒu pā),表示狗趴在地上、躺卧的姿势。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