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的意思、建文的详细解释
建文的解释
明惠帝(朱允炆[wén])年号(公元1399-1402)。
词语分解
- 建的解释 建 à 立,设置,成立:建立(a.开始成立;b.开始产生,开始形成)。建树(建立功业,或所建立的功业)。建国。建都(?)。建党。建军。建交。建设。建功立业。 造,筑:建造。建筑。修建。新建。兴(塶 )
- 文的解释 文 é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 刺画花纹:文身。 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
专业解析
建文是汉语中具有双重含义的词汇,具体释义如下:
一、年号释义
建文是中国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的年号,使用时间为公元1399年至1402年。该年号承载了明代初期政治变革的历史背景。朱允炆在位期间推行削藩政策,引发其叔父燕王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最终导致建文政权被推翻。
二、词汇释义
从字面解析,“建”意为“建立、创设”,“文”指“礼乐制度、文献典章”,组合后引申为“创立文化制度”或“修撰文献典籍”。此用法在古代文献中多指对礼法、制度的规范化建设,例如《汉书·艺文志》中“建文垂制”即强调制度创立的重要性。
参考来源:
- 《明史·本纪第四》(中华书局)
-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网络扩展解释
“建文”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一、年号含义
- 历史背景:建文是中国明朝第二个皇帝朱允炆的年号,使用时间为1399年至1402年,共4年。
- 后续影响: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权后,废除建文年号,将其四年改为“洪武三十五年”。直到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明神宗才恢复该年号的正统地位。
- 相关事件:与“建文改制”“靖难之役”等历史事件密切相关,体现了明初皇权斗争及政治改革。
二、人名含义
作为名字,“建文”由“建”和“文”两字组成:
- “建”:象征建立、创造,如“建功立业”;
- “文”:代表文化、文采,如“文质彬彬”。
组合后寓意才华出众、有所建树,常用于表达对个人修养与成就的期许。
补充说明:在部分语境中,“建文”可能被拆分理解,例如“创建文明”等短语(如的造句),但此类用法不属于独立词汇。
别人正在浏览...
百谪榜楚榜眼包产鞭蹬避嫌不知所为钗分柴桑主婵娟成昆铁路称手车仆池灰崇邈传本玳牛躭酒倒计时动心怵目都噜多门儿女姻泛查氛慝关紧活业鹘石瞷隙机变如神介静解罗际留今古奇观急三台溃然烂死蛇临照茅柴酒猫儿房梦家木牌纳贡能者为师凝停牛头夜叉清蟾蚯螾拳头上走的马﹐臂膊上立得人认罚伸覆识度食贫世荫饰装万年吉地小蹄子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