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酪浆的意思、酪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酪浆的解释

(1).牛羊等动物的乳汁。 汉 李陵 《答苏武书》:“羶肉酪浆,以充飢渴。”《宋史·张守传》:“享膳羞之奉,则思二帝、母后羶肉酪浆之味。”

(2).指酒。 唐 白居易 《二年三月五日斋毕开素当食偶吟赠妻弘农郡君》诗:“稻饭红似花,调沃新酪浆。” 清 洪昇 《长生殿·合围》:“斟起这酪浆儿,满满的浮金盏。”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酪浆是汉语古语词,指由动物乳汁发酵制成的半流质饮品或调味浆汁,其释义及考据如下:


一、词义解析

  1. 基本定义

    酪浆(lào jiāng)指以牛、羊、马等乳汁为原料,经自然发酵或加工制成的半流动状乳制品,口感酸甜,类似现代酸奶或奶酪的初级形态。古代亦泛指乳类饮品。

  2. 构词溯源

    • 酪:从“酉”(酒器)旁,本义指乳汁发酵制品(《说文解字》:“酪,乳浆也”)。
    • 浆:原指微酸的发酵饮料(如酒浆),后扩展为流质食物统称。

      二字组合强调“乳类发酵后的液态产物”。


二、历史文献引证

  1. 汉代记载

    《汉书·西域传》描述游牧民族饮食:“肉为食兮酪为浆”,印证其作为日常饮品的地位。

  2. 工艺记录

    北魏《齐民要术·养羊》详载酪浆制法:“牛羊乳煮沸,冷却后加入酵引,静置凝块”,反映古代成熟的乳加工技术。

  3. 文学意象

    李白《玉阶怨》以“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暗喻酪浆般清冷月色,体现其文化意涵。


三、文化与社会应用


四、语义演变

唐代后,“酪浆”渐与“酥酪”(固态乳制品)区分,特指未完全凝结的流质发酵乳。明清文献中,该词多用于怀古诗文,日常口语则被“酸奶”“乳浆”取代。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
  3. 《齐民要术译注》(贾思勰著,缪启愉校释)
  4. 《全唐诗》(中华书局点校本)
  5. 《本草纲目》(李时珍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校注本)

网络扩展解释

“酪浆”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主要分为以下两类解释:

一、古代文献中的常见释义

  1. 指动物乳汁
    多指牛、羊、马等牲畜的乳制品,常见于古代文学作品。例如:

    • 汉代李陵《答苏武书》提到“羶肉酪浆,以充饥渴”,指用乳制品充饥解渴。
    • 《宋史·张守传》中“羶肉酪浆之味”也指乳制品。
  2. 代指酒类
    唐代白居易《二年三月五日斋毕开素当食偶吟赠妻弘农郡君》中“调沃新酪浆”,此处“酪浆”指酒。清代洪昇《长生殿·合围》亦有类似用法。

二、现代语境中的含义

现代工艺中,“酪浆”(Buttermilk)指牛奶制成黄油后剩余的液体,呈酸味,传统用于直接饮用,现多作为烘焙、糕点的配料。其制作过程涉及乳酸菌发酵,与古代所指的天然乳汁不同。

别人正在浏览...

白货襃奬避弟冰轮缠弦创口传鸡春账从允顶门壮户凡百黼帐瑰癖诡欺古来郭顺时海难含垢藏疾涵淹鸿赏怀羊徽嫿悔咎夹窓噤口卷舌进口税极圈鸡犬桑麻空荒匡俗济时狂勇廉级连璅藰莅例外脔脔率事驴熊命士年根儿乜嘢翩飞僻野谦尊起联三岔路口市刑顺门説大口推政罔主稳惬文衣五讲四美宪部衔恩献羔瑕翳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