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钩上的黄金。谓数量虽少,但仍值得珍贵。 清 唐甄 《潜书·非文》:“ 秦 以上之言虽少也,重於鉤金。”
“钩金”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带钩上的黄金,引申为数量虽少但值得珍贵的事物。以下是详细解释:
字面含义
指古代带钩(衣物上的金属挂钩)所用的黄金。由于带钩体积小,所需黄金极少,故常被用来比喻微小但珍贵的事物。
引申意义
源自《孟子·告子下》中“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的典故,强调价值高低不能仅以数量衡量。例如清代唐甄《潜书·非文》提到“秦以上之言虽少也,重於鉤金”,即用“钩金”比喻古代文献的珍贵性。
诗词引用
唐代白居易《偶以拙诗数首》中“银钩金错两殊重”,宋代黄庭坚《伤歌行四首》中“积羽何翅一钩金”,均以“钩金”形容珍贵或价值对比。
学术讨论
有学者指出,苏轼《三法求民情赋》中“虽入钩金,未可谓之坚”可能存在对“钩金”词义的引申或争议用法。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典籍或诗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孟子》《潜书》等文献,或查阅权威词典如。
钩金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用钩子取下贵重的金银物品。
钩金的部首是钩(钅),拼音是gōu,总笔画数为11。
钩金是由两个基本汉字组成的复合词,其中“钩”形声,表示用钩子取下贵重的金银物品,“金”表示贵重的金属。
在繁体字中,钩金的写法保持不变。
古代的钩金书写方式与现代基本相同,没有明显的变化。
1. 他用钩金轻轻地取下了挂在墙上的金块。
2. 这种工具可以帮助你钩金,并保持金属的完整性。
钩子、金银、钩取、贵重
钩取、取金
放金、掏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