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粉蝶儿的意思、粉蝶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粉蝶儿的解释

(1).词牌名。双调,七十二字,仄韵。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属中吕宫,但北曲中较为常见。南曲例见 明 高明 《琵琶记》第二十六出,北曲例见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粉蝶儿是汉语中具有双重语义指向的复合名词,其核心释义可从生物学与文学两个维度解构。从昆虫学角度论,粉蝶儿特指鳞翅目粉蝶科(Pieridae)昆虫的统称,该类蝶种以翅面粉质鳞片覆盖为典型特征,常见种如东方菜粉蝶(Pieris canidia)翅色以素白为主,翅缘缀墨斑,幼虫多寄生于十字花科植物。据《中国动物志》记载,该科全球现存逾1200种,我国境内分布约130种,属鳞翅目第三大科。

文学语境中,该词常见于宋元以降的韵文创作,尤以散曲为著。元代张可久《折桂令·村庵即事》有"粉蝶儿午梦初回"之句,借蝶喻闲适心境;吕止庵《天净沙·为董针姑作》则用"粉蝶儿飘泊"暗喻人生无常。这类文学转喻多取粉蝶的物候特征——春末夏初破蛹,契合时序更迭的意象表达。

在传统民俗体系中,粉蝶儿承载着特殊文化符号功能。《事物异名录·昆虫下》载其"春神使者"别称,盖因惊蛰后始现,成为农耕文明物候观测的重要指标。现代方言调查显示,闽南语区仍保留"粉蝶报春"的谚语遗存,印证该物种在传统文化认知中的特殊地位。

网络扩展解释

“粉蝶儿”在汉语中有两层主要含义,需结合文学体裁和语境理解:

一、词牌名/曲牌名(文学体裁)

  1. 词牌名
    源于宋代,以毛滂《粉蝶儿·雪遍梅花》为正体,双调七十二字,前后段各八句、四仄韵。辛弃疾曾以此牌创作《粉蝶儿·和晋臣赋落花》,借落花抒发情感,例如:“把春波都酿作,一江醇酎”。

  2. 曲牌名
    属中吕宫,北曲更常见。例如: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
    • 明·高明《琵琶记》第二十六出

二、比喻用法(非主流释义)

少数资料(如现代词典)将其解释为成语,形容“女子娇美轻盈的姿态”,如“粉”指妆容精致,“蝶儿”喻身姿飘逸。需注意此用法未见于古典文献,可能是现代引申义。


在古典文学中,“粉蝶儿”主要指特定词曲格式,建议优先参考权威文献如《全宋词》或元曲集。比喻用法需结合具体语境谨慎使用。

别人正在浏览...

碍事八白室八贵编遣蔀室车公抽刀断水淳朴处心摧弦丹切等腰梵客肥头胖耳缝絍改辙易途歌舞升平攻说挂衣冠过悔孤掌难鸣函牛鼎和堇核燃料狐臭挥拍贾思勰结交孑杰惊恐失色金茎露进巵客销恇慴蓝靛老丈累息沥胆抽肠率钱冥参敏妙抹衣乜邪驽材扲掑颀大清芬荣除柔奸桑苏西宫韶光术略送报太医天清日白兀地奴相近衔木鸟泄漏天机细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