湔浣的意思、湔浣的详细解释
湔浣的解释
(1).清洗。《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湔浣肠胃,漱涤五藏。”
(2).洗刷、除去过错。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玉英》:“然而知恐惧,故举贤人而以自覆盖,知不背要盟以自湔浣也,遂为贤君,而霸诸侯。”
词语分解
- 湔的解释 湔 ā 洗:湔洗(a.洗濯;b.除去耻辱)。湔雪(洗刷罪名,昭雪冤屈)。湔祓(涤除污秽、恶习)。 笔画数:; 部首:氵; 笔顺编号:
- 浣的解释 浣 à 洗:浣衣。浣纱。浣雪。浣濯。 中国唐代定制,官吏十天一次休息沐浴,每月分为上、中、下浣,后借作上旬、中旬、下旬的别称。 笔画数:; 部首:氵;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湔浣(jiān huàn)是汉语中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展开:
一、字义解析
- 湔
《说文解字》释为“水名”,后引申为“洗涤”,特指用水清除污垢的动作。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湔浣肠胃”,指清洗体内积秽 。
- 浣
本义为“洗濯衣物”,《周礼·天官》有“浣衣”之制,后泛指清洁行为 。
二字结合后,湔浣强调彻底清洗、涤除污浊的意象。
二、核心释义
-
本义:洗涤清洁
指物理层面的清洗行为。
例证:
《汉书·外戚传》:“湔浣愈病”,描述以水疗祛疾 。
-
引申义:雪耻疗伤
比喻清除耻辱或疗愈心灵创伤。
例证:
唐代李商隐《为李贻孙上李相公启》:“湔浣痕累”,喻指洗刷污名 。
-
医学专指:清创疗毒
中医典籍中特指清洗创口、排脓去毒的治疗手段。
例证:
《黄帝内经·灵枢》:“湔浣其疮”,强调外科清创步骤 。
三、权威文献佐证
- 《汉语大词典》(第2版)
收录双义项:
- ① 洗涤衣物或身体;
- ② 比喻改过自新(卷7,页1083) 。
- 《辞源》(修订本)
强调其“除旧布新”的哲学意涵,关联儒家修身思想(下册,页3215) 。
四、文化意象
该词承载水德净化的传统文化心理:
- 水象征“至柔克刚”,如《老子》“天下莫柔弱于水”;
- 湔浣行为暗合“涤除玄览”的道家修心观(《庄子·知北游》) 。
参考资料
-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影印本
- 《周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2007年
- 李商隐《樊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 《黄帝内经》,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
- 《汉语大词典》(第2版),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21年
-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15年
-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2009年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湔浣”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湔浣(拼音:jiān huàn)是一个汉语词汇,包含两层核心含义:
- 物理清洗:指洗涤、清洁物体,如清洗衣物或身体。
- 抽象引申:比喻清除污垢、错误或罪过,常用于描述修正行为或去除负面影响。
二、词源与详细解释
- 词源背景:
该词由“湔”(清洗)和“浣”(洗涤)两个动词并列组成,均与清洁相关,后引申为抽象意义的净化。
- 古籍引证:
- 物理清洗:《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提到“湔浣肠胃,漱涤五藏”,指医学上的清洁治疗。
- 抽象修正: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用“自湔浣”表示通过行动洗刷过错,成为贤君。
三、使用场景
- 书面语境:多用于文学、历史或学术讨论中,强调对错误、污名的彻底清除。
- 成语性质:常以比喻形式出现,如“湔雪前耻”(洗刷过去的耻辱)。
四、相关扩展
- 单字解析:“浣”单独使用时,可指唐代官吏的休沐制度(每月分上浣、中浣、下浣),后借指上旬、中旬、下旬。
以上内容综合了古籍释义、现代词典解释及语言学分析,适用于对古汉语词汇的深入理解。
别人正在浏览...
编修比并别部搏掩不懂眼粲丽乘时乘势宠盼抽擢春树暮云橱子麤屋大秋鵰剿东三省藩臣枌梓复下斧碪刚辩干甚么苟徇龟甲屏风获厎漷县价格贱累鉴亮积阀机见警动举炊爵耳峻烈可心夔子袴腰带阑夕盟兄拿鼎旁行书培堆朴悫晴襟耆庞龋痛三浴三熏烧伤摄持奢宕诗孙鼠窜狗盗恕亮痠痛娑罗林天厨吐呼罗相体小姑霞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