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佛教大藏经的简单分类法。即声闻藏(小乘经)和菩萨藏(大乘经)。 隋 慧远 《大乘义章》卷一:“唯方广部,是菩萨藏;餘十一部,是声闻藏。佛为声闻、菩萨行出苦道,説修多罗;结集经者,集为二藏:声闻所行为声闻藏,菩萨所行为菩萨藏。”
(2).指佛藏与道藏。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中》:“《隋志》倣《汉书》,道家列於九流,而神仙符籙,列於二藏,其名悉不著録。”
“二藏”是一个佛教术语,在不同语境下有两种主要解释: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历史考据,可查阅《大乘义章》或相关宗教典籍。
《二藏》是一个汉字词,它的意思是“第二次编纂藏书”的意思。它是由“二”和“藏”两个字组合而成。
“二”字的部首是“二”,它的笔画数是2。
“藏”字的部首是“⺌(貝的繁体)”,它的笔画数是15。
“二藏”一词来源于古代中国的书籍编纂制度。“藏书”是指收藏书籍,而“二”表示第二次。因此,“二藏”指的是第二次编纂整理藏书的工作。
在繁体字中,“二藏”是“二蔵”的写法,保留了原词的意思和字义。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二藏”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例如,用独体字“弐”表示“二”,用“藏”字的旧体“⻏(貝的古体)”表示。
1. 这本书是由明代学者进行二藏的结果。
2. 他花费了很多时间在二藏这些古籍。
1. 一藏:第一次编纂藏书。
2. 三藏:第三次编纂藏书。
3. 四藏:第四次编纂藏书。
1. 二编:第二次编纂。
2. 二筹:第二次筹备。
3. 二次整理:第二次整理工作。
一丢:表示失去、减少。
一藏:表示第一次编纂藏书。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