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蜡子的意思、蜡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蜡子的解释

(1).宝石的一种。 明 曹昭 《格古要论·珍宝·蜡子》:“蜡子,出 南蕃 、 西蕃 ,性坚,有红蜡、紫蜡,亦有酒色者,俱明莹。”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四》:“今世之所宝者,有猫儿眼、祖母緑、颠不剌、蜜腊、金鸦鶻石、蜡子等类,然皆镶嵌首饰之用。”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二·宝石》

(2).亦称“ 蜡种 ”。白蜡虫产卵时所作之巢。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一·虫白蜡》:“其虫嫰时白色,作蜡。及老则赤黑色,乃结苞於树枝……盖虫将遗卵作房,正如雀瓮、螵蛸之类尔。俗呼为蜡种,亦曰蜡子。”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蜡子”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具体解释需结合不同语境:

一、宝石类释义

  1. 定义与特征
    蜡子指一种宝石,主要产自古代南蕃、西蕃地区(今东南亚及南亚一带)。其质地坚硬,颜色多样,包括红色、紫色或类似酒色的透明或半透明品种,具有光泽莹润的特点。

  2. 历史记载
    明代文献《格古要论·珍宝·蜡子》和《五杂俎·物部四》均提到蜡子作为镶嵌首饰的珍贵材料,常与猫眼石、祖母绿等并列。


二、生物学释义

  1. 白蜡虫的产卵巢
    蜡子又称“蜡种”,是白蜡虫产卵时形成的巢状结构。白蜡虫幼虫阶段分泌白色蜡质,成熟后变为赤黑色,并在树枝上结苞形成蜡子,用于保护虫卵。

  2. 用途与记载
    明代《本草纲目·虫一·虫白蜡》记载,此类蜡质可提取虫白蜡,古代常用于防水、照明(制蜡烛)等用途。


三、总结

网络扩展解释二

蜡子的意思

蜡子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用于照明或涂抹的一种固体物质。通常指的是用来制造蜡烛、蜡状物品或者作为一种保护表面的材料。

拆分部首和笔画

蜡字由"虫"和"乐"两个部首组成。它一共有12个笔画。

来源

蜡子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蜡烛制作中。它由蜂蜡制成,通过熔化、浇铸或者浸渍等工艺制作出来。后来,蜡字逐渐扩展引申出了更广泛的意义。

繁体

蜡字的繁体形式为「蜡」,与简体字形式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蜡字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篆书中,蜡字的形式为「蠟」。古代的字体风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化。

例句

1. 她点燃了一根蜡烛,房间里瞬间亮了起来。

2. 这种蜡子可以用来润滑电动工具的零件。

组词

1. 蜡烛:用蜡制成的照明用具。

2. 蜡状:形状像蜡的。

3. 蜡烛台:用来放置蜡烛的器具。

近义词

蜜烛、烛脂、烛台

反义词

鲜花、阳光、电灯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