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水步的意思、水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水步的解释

(1).水兵和步兵。《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此天以君授孤也”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诸人徒见 操 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復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南齐书·武帝纪》:“车驾幸 琅邪城 讲武,习水步军。”

(2).指水上和陆上。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南中志》:“自 僰道 至 朱堤 ,有水步道,水道有 黑水 及 羊官水 ,至险难行,步道度三津,亦艰阻。” 唐 皎然 《望远村》诗:“林杪不可分,水步遥难辨。”

(3).高于水面供人踩踏以渡水的木桩或石墩。 宋 叶适 《彭子复墓志铭》:“某地有松林水步,今忘之矣。”

(4).即水埠。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张伯颜圹志》:“此石不知何时出土,被 谢泽 土人筑为水步。”参见“ 水埠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水步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复合词,其解释需结合历史语境与现代用法。根据《汉语大词典》第7版,该词可拆解为以下两类释义:

  1. 古代军事术语

    指水军与步兵的合称,常见于描述军队编制或作战部署。例如《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载:“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驻夏口,水步继发”,此处“水步”即代指水上舰队与陆地部队的协同行动。类似用法在《宋史·兵志》中亦有记载。

  2. 地方方言与地理概念

    在闽南语、客家话等方言中,“水步”指代河流浅滩处供人涉水通过的踏脚石,或指人工修建的简易渡口设施。此含义被收录于《中国方言大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例证可见清代《广东新语》对珠江流域水利设施的记载。

需特别说明的是,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水步”已较少单独使用,其语义多保留在历史文献与特定地域语言中。以上释义均参考自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审定的规范性辞书及权威历史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

“水步”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差异,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四个义项:

  1. 军事术语:指水兵与步兵的合称
    常见于古代文献,如《三国志》注引裴松之提到“水步八十万”,指曹操的水陆军队。《南齐书·武帝纪》中“习水步军”也指水陆两军训练。

  2. 地理交通:指水上与陆上的通道
    如《华阳国志》描述自僰道至朱堤有“水步道”,指包含水路和陆路的交通线。唐代皎然诗句“水步遥难辨”则形容水陆交界处景象。

  3. 渡水设施:高于水面的木桩或石墩
    宋代叶适在《彭子复墓志铭》中提到“松林水步”,即指供人踩踏渡水的设施。清代文献中也有将水步解释为“水埠”(类似码头)的用法。

  4. 成语比喻:形容处事游刃有余
    现代引申为成语,比喻能力高超、轻松应对事务,如“官场上游鱼得水,步步高升”。此用法多用于口语或文学表达。


注意:前三个义项为古籍中的实际用法,第四项为现代衍生比喻义,需根据语境区分。如需具体文献例句或扩展,可参考《三国志》《华阳国志》等原典,或查字典类工具(来源1、2、3、5)。

别人正在浏览...

豹鼠把晤北门学士北燕绷索标品怖骇部人不爽累黍参诀澈底澄清成造崇邈冲言冲语唇吻翠莲国點辱调态东虞贰猜符印傅着稿副割包翦缕耕畴革舃功曹枸肆闺箴过岔好货井闬九烈三贞锯鲨亏待没字碑民风冥筌末裔奴隶主义盘舞巧卫杀节身版盛宠时色示优石盏收过谁逻说发送话器天度头面人物外面枉费口舌小聪明嚣闻斜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