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水步的意思、水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水步的解释

(1).水兵和步兵。《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此天以君授孤也”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诸人徒见 操 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復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南齐书·武帝纪》:“车驾幸 琅邪城 讲武,习水步军。”

(2).指水上和陆上。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南中志》:“自 僰道 至 朱堤 ,有水步道,水道有 黑水 及 羊官水 ,至险难行,步道度三津,亦艰阻。” 唐 皎然 《望远村》诗:“林杪不可分,水步遥难辨。”

(3).高于水面供人踩踏以渡水的木桩或石墩。 宋 叶适 《彭子复墓志铭》:“某地有松林水步,今忘之矣。”

(4).即水埠。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张伯颜圹志》:“此石不知何时出土,被 谢泽 土人筑为水步。”参见“ 水埠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水步”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差异,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四个义项:

  1. 军事术语:指水兵与步兵的合称
    常见于古代文献,如《三国志》注引裴松之提到“水步八十万”,指曹操的水陆军队。《南齐书·武帝纪》中“习水步军”也指水陆两军训练。

  2. 地理交通:指水上与陆上的通道
    如《华阳国志》描述自僰道至朱堤有“水步道”,指包含水路和陆路的交通线。唐代皎然诗句“水步遥难辨”则形容水陆交界处景象。

  3. 渡水设施:高于水面的木桩或石墩
    宋代叶适在《彭子复墓志铭》中提到“松林水步”,即指供人踩踏渡水的设施。清代文献中也有将水步解释为“水埠”(类似码头)的用法。

  4. 成语比喻:形容处事游刃有余
    现代引申为成语,比喻能力高超、轻松应对事务,如“官场上游鱼得水,步步高升”。此用法多用于口语或文学表达。


注意:前三个义项为古籍中的实际用法,第四项为现代衍生比喻义,需根据语境区分。如需具体文献例句或扩展,可参考《三国志》《华阳国志》等原典,或查字典类工具(来源1、2、3、5)。

网络扩展解释二

水步

水步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它由“水”和“步”两个部分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水”字的部首是“氵”,它由四划组成;而“步”字的部首是“止”,它由四划组成。

来源

“水步”一词的意思是指在水面上行走的动作。这个词来源于水陆并行的交通工具谢里船,船尾有步行的甲板,所以行走在甲板上被称为“水步”。

繁体

“水步”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水步」。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可能与现在的写法有所不同。然而,“水步”一词在古时候的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所以没有明显的变化。

例句

1. 他轻轻地在池塘的水面上水步。

2. 在湖边散步,两人相互之间水步荡漾出的涟漪增添了浪漫气氛。

组词

与“水步”相关的组词有:

1. 水波:指水面上形成的波纹。

2. 步行:指用脚步行走。

3. 溪步:指在溪水旁行走的动作。

近义词

与“水步”意思接近的词语有“水上行走”和“水上步行”。

反义词

与“水步”意思相反的词语是“陆地行走”或“步行”。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