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龚黄的意思、龚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龚黄的解释

汉 循吏 龚遂 与 黄霸 的并称。亦泛指循吏。《宋书·良吏传论》:“ 汉 世户口殷盛,刑务简阔,郡县治民,无所横扰…… 龚 黄 之化,易以有成。” 唐 白居易 《寄李蕲州》诗:“下车书奏 龚 黄 课,动笔诗传 鲍 谢 风。” 宋 苏轼 《吴中田妇叹》诗:“ 龚 黄 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 河伯 妇。”《西游记》第九七回:“名扬青史播千年, 龚 黄 再见。”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五:“何妨缓归棹,在此作 龚 黄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龚黄”是汉语中的一个典故性词汇,其核心含义与历史人物及文学引用相关,具体解释如下:


一、词源与基本释义

“龚黄”指汉代循吏龚遂与黄霸的并称,典出《汉书·循吏传》。二人均以宽和治民、重视教化著称,成为后世称颂良吏的典范。具体人物背景:

  1. 黄霸:汉宣帝时任颍川太守,推行“宽和”政策,简化刑罚,注重民生,后官至丞相。他通过宣讲法律、扶持贫弱、监督官吏等方式改善地方治理。
  2. 龚遂:任渤海太守时,面对饥荒与盗贼,采取“开仓济民”“劝农归田”等举措,迅速恢复社会秩序,因政绩卓著被拜为水衡都尉。

二、延伸含义

  1. 泛指良吏:后世常用“龚黄”代指清廉有为、政绩突出的地方官员。如白居易诗云:“下车书奏龚黄课,动笔诗传鲍谢风”,即以“龚黄”赞颂友人的治理才能。
  2. 政治理想象征:在文学作品中,“龚黄”常被用来表达对吏治清明的期许。例如元曲《荆钗记》中,太守自述“愿效龚黄”,体现以二人为榜样的政治抱负。

三、文学与历史引用


四、现代意义

“龚黄”作为历史典范,至今仍被用于强调官员应具备的“德治”与“民本”精神。例如中国法院网将其称为“行政司法的千古典范”,凸显其廉政、勤政的现代启示。


如需进一步了解二人具体政绩或相关文学作品,可参考《汉书》《宋书》等史籍,或查阅权威历史研究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龚黄的意思

龚黄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古代称呼官府的纺织部门,也可以泛指纺织品。

拆分部首和笔画

龚黄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词语。其中,龚的部首是龙,共有14画;黄的部首是黑,共有12画。

来源

“龚黄”一词最早见于《春秋》一书,通常用来指代古代的织布和染料工作。

繁体字

《龚黄》一词的繁体字为「龔黃」。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龚黄的写法与现在略有不同。龚字古时候的写法是「龚」,黄字则写作「黃」。

例句

1. 他买了一匹龚黄的丝绸来做衣服。

2. 龚黄是古代中国丝织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组词

龚黄可以参与组词,如:

1. 龚黄织造:指的是古代纺织部门所进行的织造活动。

2. 龚黄染色:指的是古代纺织部门所进行的染色工作。

近义词

与龚黄意思相关的近义词有:

1. 织造:指的是纺织品的制造。

2. 丝绸:指的是由蚕丝纤维制成的织物。

反义词

与龚黄意思相反的反义词是:

1. 蓝靛:指的是蓝色染料。

2. 原色:指的是未经染色的颜色。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