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密的意思、堂密的详细解释
堂密的解释
(1).峰势平缓。亦指平缓之山。《尔雅·释山》:“山如堂者,密。” 郝懿行 疏:“《説文》:‘密,山如堂者。’《檀弓》注:‘堂,形四方而高。’”《尸子·绰子》:“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樅。” 隋 江总 《摄山栖霞寺碑》:“盖闻天有神宫,地云灵府。 桑钦 博记,始叙四衢之塔; 金朔 著经,因知千步之寺。至如峰形甑累,岫势堂密,亦乌足言哉?”
(2).《尔雅·释山》:“山如堂者,密。” 郭璞 注:“形如堂室者。” 邢昺 疏:“言山如堂室者名密。”后因以“堂密”指堂与室。比喻距离极近。 清 钱谦益 《大同马吉安茂明李公参赞留务序》:“今之 金陵 ,以 荆 襄 为户牖, 江 关 浦口 ,堂密之间耳。”
词语分解
- 堂的解释 堂 á 正房,高大的房子:堂屋。堂客。堂倌。礼堂。澡堂。 同祖父的亲属关系:堂房。堂兄弟。 旧时官吏审案办事的地方:大堂。公堂。过堂。 量词:上了一堂课。一堂家具。 笔画数:; 部首:土; 笔顺编号
- 密的解释 密 ì 稠,空隙小,与“稀”、“疏”相对:紧密。稠密。茂密。严密。密封。密布。密集。密匝匝。密锣紧鼓(喻正式活动前的积极而紧张的准备,亦作“紧锣密鼓”)。 关系近,感情好:密友。密亲。 不公开,不公开
专业解析
“堂密”一词在汉语中属于较为生僻的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均源自古代文献或特定领域:
-
指代建筑构件(斗拱)的间距或排列:
- 释义: 在古代建筑术语中,“堂密”特指殿堂建筑上斗拱(一种支撑屋檐、传递荷载的复杂木构件)的排列疏密程度或间距大小。
- 来源依据: 此释义主要见于中国古代建筑典籍《营造法式》。该书是北宋官方颁布的建筑设计与施工规范书,具有极高的权威性。
- 具体出处: 《营造法式·卷四·大木作制度一·总铺作次序》中提到:“凡铺作逐跳上安栱谓之‘计心’,若逐跳上不安栱而再出跳或出昂者谓之‘偷心’。凡于阑额上坐栌斗安铺作者谓之‘把头绞项造’,亦谓之‘斗口跳’,其上更不用普拍方。凡铺作分布令远近皆匀者,谓之‘堂密’;令远近相间疏密不等者,谓之‘杂密’。” 这里明确将铺作(斗拱)分布均匀的称为“堂密”,分布疏密不等的称为“杂密”。
- 权威参考链接:
-
作为复姓:
- 释义: “堂密”是一个罕见的中国复姓。
- 来源依据: 此姓氏记载于古代姓氏书籍,如《姓苑》、《姓氏考略》等。
- 姓氏溯源: 关于“堂密”姓的来源,主要有两种说法:
- 以邑为氏: 可能源于古地名“堂邑”(在今山东省或江苏省六合县北)。古人常以封地或居住地为姓氏。
- “密”姓分支: 可能是单姓“密”的一个分支或演变。
- 权威参考链接:
“堂密”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其核心含义一是源于古代建筑典籍《营造法式》,指殿堂斗拱排列的均匀密集;二是作为一个非常罕见的复姓,源自古地名或由单姓演变而来。理解该词需结合特定的历史文献和领域知识。
网络扩展解释
“堂密”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本义:指平缓的山势或山形
- 字面解释
根据《尔雅·释山》“山如堂者,密”的记载,意为“形状像堂屋的山”称为“密”。这里的“堂”指四方高耸的建筑物(类似厅堂),形容山势平缓且顶部平坦的特征。
- 文献佐证
《说文解字》提到“密,山如堂者”,《尸子》中也有“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枞”的用例,均指向山形平缓之意。
二、引申义:比喻极近的距离
- 演变逻辑
因“堂”与“室”在古代建筑中紧密相连,后以“堂密”借代堂与室的关系,引申为“距离极近”的比喻义。
- 实际用例
清代钱谦益在《大同马吉安茂明李公参赞留务序》中写道:“江关浦口,堂密之间耳”,即用此义形容地理位置相近。
补充说明
- 拼音与词性:读作táng mì,属名词。
- 现代使用:该词在现代汉语中较为生僻,多出现于古籍或文学性较强的文本中。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尔雅》原文或清代学者的注释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百年之好北州表示冰花糖毕弋长醉巢倾卵破承绪仇杀从嫁大寳龟掉书语恶觉鰐溪翻斗凤脑苻秦根部贯洽贵宠诃陵泓澄花柳症荒沈讳日诲责蕙质集日纠纠看人下菜碟儿啃声苦会联保沦芜毛茸茸卯榫摩挲缅然莫明其妙闹年成挠头闹意见判释飘沓平下硗崅晴雨表邱壑秋节饶羡荣弹闰徵濡煦扫迹赏节声色货利伸雪岁事颓渊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