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豹猫的意思、豹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豹猫的解释

兽名。也称山猫、狸猫、狸子。猫科。体大如猫。全体浅棕色,有许多褐色斑点,从头顶至肩部有四条棕褐色纵纹,两眼内缘向上各有一白纹。广布于我国南北各地。栖息于森林、丛草间,常出没于城郊。性凶猛,常吃鸟类,也吃鼠、蛇、蛙等小动物及昆虫和果实。毛皮可制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豹猫(学名:Prionailurus bengalensis)是猫科动物中一种中小型野生动物的中文标准名称,读音为bào māo。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该词由“豹”和“猫”两个语素构成复合词,既体现其体表花纹类似豹纹的特征,又表明其猫科动物的生物属性。

在形态特征方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的《中国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将其描述为“体型略大于家猫,体长45-65厘米,尾长20-30厘米,通体布满铜钱状黑色斑点,耳背具白色斑块”。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表明,其瞳孔在强光下收缩为垂直细缝,这一特征与家猫存在显著差异。

从生态习性来看,《中国兽类图鉴》记载豹猫主要栖息于山地林区、灌丛和湿地,以啮齿类、鸟类和两栖动物为食,具有夜行性活动规律。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列为无危物种,但强调中国东部平原种群因栖息地破坏已被评估为濒危。

在传统文化中,《中华民俗大观》收录了南方少数民族将豹猫称为“钱猫”,认为其皮毛花纹象征财富的民间认知。这种动物形象曾出现在宋代《宣和画谱》记载的宫廷绘画中。

根据最新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版),豹猫已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所有野外种群均受法律保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官方网站建议公众发现豹猫时应及时联系当地野生动物保护部门。

网络扩展解释

豹猫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亚洲的小型猫科动物,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生物学特征

豹猫(学名:Prionailurus bengalensis)属于猫科豹猫属,体型与家猫相似但更纤细,体长36-66厘米,尾长15-30厘米,体重1.5-5千克。其显著特征包括:

  1. 斑纹:全身布满褐色斑点,形似铜钱,在中国被称为“钱猫”;
  2. 面部特征:两眼内缘向上有白色条纹,耳后带有白斑点,鼻吻部为白色;
  3. 南北差异:南方种群毛色偏淡褐或浅黄,北方种群毛色更灰且斑点更深。

二、别称与分布

三、栖息与习性

豹猫主要栖息于山地林区、灌丛及近水的村寨周边,具有以下习性:

  1. 活动特性:夜行性动物,晨昏活跃,独居且善攀爬、游泳;
  2. 食性:以鼠类、鸟类、蛙类等小型脊椎动物为主,偶尔潜入村寨盗食家禽。

四、保护等级

豹猫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毛皮曾遭盗猎,现受法律严格保护。

如需进一步了解分布区域或保护案例,可参考来源中的、5、6。

别人正在浏览...

呗偈鄙悰不慧成戒驰捕炊金馔玉次止彫弱对牀夜语度日恩养钱飞头羵首副倅府经厅高阳池供脚刮剌皈命鸿纲欢忻将指嘉诏节皷吉光裘九洛恐愒夸阔款志苦空略知一二龙象螟虫牧业凝合暖盎赔送平分贫鬼穷稔祈晴祷雨融溢濡湿上方宝剑伤世山事深宵失路疏财重义水藻搜寻体色通计外带婉晦万状韦康狭薄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