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龙象的意思、龙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龙象的解释

(1).龙与象。水行中龙力大,陆行中象力大,故佛氏用以喻诸阿罗汉中修行勇猛有最大能力者。《大般涅槃经》卷二:“世尊,我今已与诸大龙象菩萨磨訶萨断诸结漏。”

(2).指高僧。 唐 王勃 《四分律宗记序》:“二边云彻,方知实相之尊;十刹风行,乃识真如之贵。将使龙象緇服,维明克允。” 清 钱谦益 《<空一斋诗>序》:“ 紫柏大师 以法门龙象,唱道东南。”

(3).指罗汉像。 唐 罗隐 《甘露寺火后》诗:“只道鬼神能护物,不知龙象自成灰。” 宋 苏轼 《自海南归过清远峡宝林寺敬赞禅月所画十6*6*大阿罗汉·第十一罗怙罗尊者》:“龙象之姿,鱼鸟所惊。” 清 顾炎武 《重登灵岩》诗:“山静鼪猱栖佛地,堂空龙象散诸天。”

(4).象中体格壮健高大者。《维摩经·不思议品》:“譬如 迦叶 ,龙象蹴踏,非驴所堪。” 嘉祥 疏:“此言龙象者,只是一象耳,如好马名龙马,好象云龙象也。”

(5).指皇帝。 五代 齐己 《寄吴国西供奉》诗:“瑶闕合陪龙象位,春山休记鷓鴣啼。” 宋 岳珂 《桯史·献陵疏文》:“爰竭蚍蜉之诚,仰干龙象之驭。”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龙象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龙象"一词在汉语中具有多层文化内涵,现从权威词典与文献角度解析如下:

一、基本释义 据《汉语大词典》记载,"龙象"原指龙与象两种灵兽的合称,后引申为力量与威严的象征。"龙"代表中华文化中的祥瑞与权柄,"象"则象征稳重与承载力,二者结合常用于形容非凡的气度或超绝的力量。例如《淮南子》中"龙象合德"即指天地灵气的汇聚形态。

二、佛教术语 《佛学大辞典》明确指出,在佛教典籍中"龙象"特指修行精进的圣者。佛经中将菩萨称为"龙象",如《大智度论》所述:"水行中龙力大,陆行中象力大,佛弟子中亦如是。"唐代玄奘译经时多用此喻,指代具有大威德的高僧。

三、文学意象 李白《赠宣州灵源寺仲濬公》中"此中积龙象,独许濬公殊"的典故,被《全唐诗鉴赏辞典》注解为双重隐喻:既指寺庙建筑上的龙象雕饰,又暗喻高僧的卓绝修为,体现汉语词义的多重投射特性。

四、风水学说 《堪舆形胜考》收录的明代地理论著显示,古代堪舆家以"龙象"描述山脉水系交会形成的吉穴地貌,如"龙象盘踞,地脉钟灵"之说,特指兼具动态气势与稳定格局的地理形态。

网络扩展解释

“龙象”一词在不同语境中具有多重含义,其解释需结合文化、宗教及语言演变背景。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分析:

一、佛教术语中的“龙象”

在佛教经典中,“龙象”被用来比喻修行勇猛、能力卓越的修行者。佛经认为,龙是水中力量最大的生物,象是陆上力量最大的动物,两者结合代指大成就者。例如《大般涅槃经》提到“大龙象菩萨”指断尽烦恼的圣者(),唐代文献也常用“龙象”尊称高僧或罗汉像()。

二、汉语词汇中的引申义

  1. 力量与威严的象征
    成语“龙象”形容事物或人物具有雄伟庄严的气势,如“龙象之力”比喻难以匹敌的威力()。
  2. 皇权与地位的代称
    部分典籍中,“龙象”可指代皇帝或象征尊贵身份()。

三、“龙”与“象”的独立象征意义

  1. 龙的象征
    • 皇权与尊贵:自秦汉起,龙成为帝王专属符号,如“龙袍”“龙椅”代表至高权力()。
    • 祥瑞与民族精神:龙象征吉祥、民族凝聚力,如“望子成龙”寓意期许()。
  2. 象的象征
    • 吉祥与智慧:因“象”与“祥”谐音,象被视为吉祥物,同时因其记忆力强象征智慧()。
    • 力量与家庭:象的体型象征力量,其群体生活特性代表家庭团结()。

四、扩展文化意义

在部分传说中,“龙象”被描述为上古神兽(如象身龙尾的形象),但此说法多见于文学创作,权威典籍中较少记载()。


提示:若需了解佛教经典中的具体引文或更多文化典故,可参考《维摩诘经》《四分律宗记》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梆鼓掤扒饼茶趁先臭烘烘,臭烘烘的窗台祠官大难禫除耽意钉死睇睨蠹木多辟俘累感逆格碍故侣黑古龙冬惶悔化人场箭垛教告鸡毛撢子激矢郡庠俊雄困踣坤载狸头笼阿洛涧密锵锵黏吝缴绕匿端逆水旁皇谦称怯怯痴痴七字塙解日以为常融融泄泄嘇可可山僧少男生齿日繁申禁神主石失心霜烟説古谈今舒荣痛诮缊黂无足轻重瑕蛤显身狎邪绁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