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ut loose from the past and make a fresh start] 弦的松紧与调的高低不合,应收紧或放松,使声音和谐。引申为改革变更
琴瑟时未调,改弦当更张。矧乃治天下,此要安可忘。——南朝宋· 何承天《鼓吹铙歌·上邪篇》
今者革命政府不恤改弦更张,以求与人民合作。——*********《历年政治宣言》
调换乐器上的弦线,并重新调音。张,将弦绷紧。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语出《汉书·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魏书·高崇传》:“且琴瑟不韵,知音改弦更张;騑驂未调,善御执轡成组。” 金 元好问 《杨奂碑》:“ 正大 初,朝廷一新敝政,求所以改弦更张者。” 老舍 《四世同堂》五一:“他们应当改弦更张,去掉几个老汉奸,而起用几个新汉奸。”亦省作“ 改张 ”。 晋 葛洪 《抱朴子·百里》:“夫百寻之室,焚於分寸之飇;千丈之陂,隤於一蚁之穴,何可不深防乎?何可不改张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今操琴不调,必知改张,摘文乖张,而不识所调。”《隋书·律历志中》:“ 宋 大明 中,臣先人考古法,以为正历,垂之于后,事皆符验,不可改张。” 徐特立 《致张敬尧的*********》:“使仍昧于宵小,不事改张,则 特立 惟有诉之中外舆论,以待法律有效时之判断也。”
改絃更張:同“ 改弦更张 ”。********* 《北伐进行中之三帅令》:“盖前此大病……政府与人民之间,遂生隔膜,今者革命政府不恤改絃更张,以求与人民合作。”
改弦更张(gǎi xián gēng zhāng)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字面意为“更换琴弦,重新调音”,比喻从根本上改革制度或变更方针策略。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详细解析其含义与用法:
本义
指调整乐器琴弦的松紧,更换新弦,使音调和谐。古代琴瑟等弦乐器需定期调整弦线才能保持音准,如《汉书·董仲舒传》所载:“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
来源:班固《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
引申义
比喻对旧有的制度、方法或计划进行彻底变革,以适应新的形势需求。强调“根本性改变”,而非局部调整。
示例:
“公司若想摆脱困境,必须改弦更张,重构商业模式。”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定义:“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422页。
《汉语大词典》
释义:“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针、计划。”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卷5,第201页。
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解释:“调整琴弦,重新张设。比喻变更制度、方针或做法。”
来源:台湾教育研究院,2023年版。
成语 | 核心区别 | 例句 |
---|---|---|
改弦更张 | 强调彻底变革,侧重“破旧立新” | 政策已不合时宜,亟需改弦更张。 |
改弦易辙 | 侧重改变方向或路径 | 他放弃学术,改弦易辙投身商界。 |
革故鼎新 | 强调破除旧制、建立新体系 | 企业通过革故鼎新重获竞争力。 |
《汉书·董仲舒传》(东汉·班固)
董仲舒谏言汉武帝:“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 以调弦喻治国需改革积弊。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汉书》,1962年,卷56,第2498页。
《魏书·高谦之传》(北齐·魏收)
“且琴瑟不调,必改弦而更张;法度不平,亦须革而化之。” 将法律改革类比乐器调音。
来源:中华书局《魏书》校注本,1974年,卷77,第1692页。
“经济体制改弦更张后,市场活力显著提升。”
“传统产业需改弦更张,拥抱数字化技术。”
“他改弦更张,从金融行业转向公益事业。”
参考资料原文链接(确保可访问性):
“改弦更张”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gǎi xián gēng zhāng,以下为详细解释:
通过以上分析,可更全面理解“改弦更张”的深层含义及使用场景。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汉书》《魏书》等典籍。
百不知遍照财赀陈迹虫螟怵惧春陌爨下焦寸赏到时打平和动摩擦讹溷乏短蜚螭丰功懿德感疢梗沮寡鹄孤鸾龁龁火宪佳良渐鸿金杏俱备举驳窠窠刻扣况趣库子鬎疬褴缕乱死岗子旅榇内骨藕荷蓬池丕的被发披觏平章愆违锲覈企警毬寒秋刑日家宂句沙壹什伍东西侍姬守祧铜仙唾耳驮骡万流景仰翫习瓦盘霄明狭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