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实名。杏的一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木篇》:“ 济南郡 之东南有 分流山 ,山上多杏,大如梨,黄如橘,土人谓之汉帝杏,亦曰金杏。”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四月八日》:“时菓则有御桃、李子、金杏、林檎之类。” 清 吴伟业 《梅花庵同林若抚话雨联句》:“香流金杏酢,脆入玉梅腌。”
“金杏”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需根据语境区分:
基本定义
金杏是杏树的一个品种,属于蔷薇科李属,果实可食用。其名称来源于果实成熟时呈现金黄色。
植物特征
历史记载
唐代《酉阳杂俎》称其为“汉帝杏”,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其为宫廷贡品,清代诗词中亦有提及。
成语比喻(较少见)
部分资料提到“金杏”可比喻事物兴盛时期或人的黄金时代,如“金杏年华”。但此用法缺乏权威文献佐证,可能为现代衍生义。
姓名寓意
作为人名时,“金”象征财富与高贵,“杏”代表生机,整体寓意机智、气质出众。
提示:若需进一步了解金杏的栽培技术或文化典故,可参考《酉阳杂俎》《东京梦华录》等古籍,或查阅农业类文献。
《金杏》是一个词汇,它可以指代两个不同的东西:金杏树和金杏果实。
“金杏”的拆分部首是“金”和“木”,其中“金”是金属元素的意思,表示金属的性质;“木”表示树木或木头的意思,表示木质的性质。
根据《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统计,词语“金杏”的总笔画数为14画。
《金杏》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尔雅·释木》一书中。在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和描述植物的形态、性状和特点来命名,因此《金杏》这个词应该是由植物本身的特征而来。
《金杏》的繁体字为「金杏」。
在古代,汉字的形状和书写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金杏》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有所变化,但目前暂无相关古代文献资料记载。
1. 街头的金杏树在春天绽放了美丽的花朵。
2. 她摘下金杏果实,小心地放入篮子里。
金杏香、金杏病、金杏园、金杏子
黄杏、黄杏核、黄杏果
银杏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