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守祧的意思、守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守祧的解释

(1).古官名。掌守先王先公的祖庙。《周礼·春官·守祧》:“掌守先王先公之庙祧,其遗衣服藏焉。若将祭祀,则各以其服授尸。其庙,则有司脩除之。其祧,则守祧黝堊之。” 唐 杜甫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诗:“守祧严具礼,掌节镇非常。”

(2).谓家族中的宗祠祖庙。 章炳麟 《二羊论》:“今为后於支庶,无合族之责,无守祧之重。”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守祧”一词主要有以下两个层面的含义,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1. 古代官职名称

    • 守祧是周代设置的官职,隶属于春官系统,主要职责是掌管先王、先公的祖庙祭祀事务。
    • 具体职责包括:保存先王遗留的衣物,祭祀时向“尸”(祭祀时代表祖先的人)授予对应服饰;监督庙宇的日常修缮与维护(如墙面涂刷)。
    • 据《周礼》记载,守祧官需严格遵循礼制,唐代杜甫诗中“守祧严具礼”也印证了这一职责的庄严性。
  2. 家族宗祠的象征

    • 在家族语境中,守祧可代指宗族祭祀的场所或制度,如章炳麟提到“无守祧之重”,即强调宗庙祭祀的传承责任。
    • “祧”本义为远祖庙,守祧因此延伸为对家族祭祀体系的维系,尤其重视血脉承嗣与礼仪延续。

补充说明:该词现代使用较少,多见于历史文献或研究。如需更详细的古籍原文(如《周礼》条文),可参考引述内容。

网络扩展解释二

守祧的意思

守祧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意指守护先祖的祭祀仪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祀先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仪式和活动,被视为尊重和祈福祖先的方式之一。守祧即指代为祭祀先祖进行的一系列仪式和活动。

守祧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守祧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守的部首是宀,笔画为5画;祧的部首是示,笔画为113画。

守祧的来源

守祧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曲礼上》一书中,是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记载的关于守祭祀的词语。它被用来形容进行祭祀仪式的行为和活动。

守祧的繁体字

守祧的繁体字为守祧,与简体字相同。

守祧的古时候汉字写法

守祧的古汉字写法没有找到具体的记录。由于汉字的演变和发展,古代的汉字书写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

守祧的例句

1. 他一直秉承着家族的传统,尽责地守祧祭祀先祖。

2. 守祧仪式举行时,村中的居民们都穿着整齐,庄重肃穆。

守祧的组词

1. 守护:意为保护、照料,如守护家园、守护天使等。

2. 守夜:意为在夜晚保持警觉并守护,如守夜岗、守夜人等。

守祧的近义词

守祧的近义词有:守丧、守灵。

守祧的反义词

守祧的反义词没有明确的对应词汇。反义词是根据词义和语境来判断的,因此在这个情况下没有一个确切的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