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掌管官库者。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把官库视同己物,更狠如 盗跖 之徒。官攒、库子均摊着要,弓手、门军那一箇无。”《水浒传》第二七回:“把贜物并行凶刀杖封了,发与库子,收领上库。”
(2). 明 代官府科派的经常性差役(常役)名目之一。属均徭类。亦指服此役者。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趁办官钱》:“ 浙省 广济库,岁差 杭 城諲实户若干名,充役库子。”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记赋役》:“吾 松 之重役有五:一曰库子……库子有各库不同,而惟县堂为最。盖一县杂费,与迎送上官,种种不经,俱责成於库子。”参阅 周伯棣 《中国财政史》第三编第八章第二节。
(3).僧职名。又称库司行者。寺院中司会计之事的行者。《百丈清规·东序知事》:“其上下库子,须择有心力、能书算、守己廉谨者为之。”
库子是汉语中具有特定历史内涵的名词,主要含义如下:
指古代官府或机构中专职看守、管理仓库的差役或小吏。此角色需负责物资的收纳、保管及发放,常见于宋元明清时期的文献记载。例如:
《元史·食货志》载:“仓库设库子一人,掌收纳支运之事。”
除看守外,库子需参与实物盘点与簿册记录,属基层事务性职务。明代《宛署杂记》提到:
“库子每日需验货入册,岁终核数申报。”
二者合成“库子”,凸显其职业属性。
当代“仓库管理员”与之职能近似,但“库子”更具历史语境色彩,反映古代徭役制度特点(如明代库子常由民户轮充)。
权威参考来源:
“库子”一词在不同历史语境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指负责管理官方仓库的人员,常见于元代及明代文献。例如:
属“均徭类”常役,由民间被征派者承担。明·陶宗仪《辍耕录》记载,浙省广济库曾差遣杭城民户充任此职。
又称“库司行者”,专司寺院内的会计事务,负责管理物资与财务。
现代个别资料(如)将“库子”引申为“储藏知识或资源的地方”,但此用法未被权威历史文献广泛采纳,可能为现代衍生义。
以上内容综合自多部古籍及权威词典,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辍耕录》《水浒传》等原始文献。
白也板房编目辩速表盘博览薄利多销布袋里老鸦不习水土畅心传感醇源放学法宇法元飞布飞行机纷拏感想鲠愤各位功过状寒疡红裳厚坤还不错黄媪惛愦骄侵疾斗节法阱兽缉听讥噪坤干撩丁丽娟蘦落论不定煤球鸟鼠逆差齧臂捧头鼠窜佥赞青田冻宂糜入世善祥首长双陆水土不服说明书太平水缸陶怡悟敏详革陷谏小学子卸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