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译“格林威治”。在伦敦东南部、泰晤士河南岸。1675年设英国皇家天文台,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经过此地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并以此作为世界“时区”的起点。1953年天文台迁至赫斯特蒙苏,原址改为全国海洋博物馆、皇家海军学院等。
格林尼治(Greenwich)是位于英国伦敦东南部的一个历史地名,也是国际标准时间和地理坐标系统的基准点。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两个维度阐释: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界定:
格林尼治:地名,位于英国伦敦东南部泰晤士河南岸。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经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即零度经线),作为计算地理经度和世界时区的起点。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天文与时空基准
格林尼治天文台(Royal Observatory Greenwich)于1675年建立,其子午仪确定的本初子午线(0°经线) 被国际社会公认为全球经度和时区的计算原点。由此建立的格林尼治标准时间(GMT) 曾是全球时间计量基础,现由协调世界时(UTC) 继承其功能。
——参考:英国皇家博物馆官网(www.rmg.co.uk)
地理与文化意义
格林尼治作为海事历史核心区,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航海遗产与天文成就共同塑造了“时空原点”的象征地位。
——参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whc.unesco.org)
注:因知识库未提供具体搜索结果,本文依据《现代汉语词典》及格林尼治相关国际共识机构公开信息综合撰写,核心定义以词典释义为准,延伸内容援引权威机构公开说明。
“格林尼治”(Greenwich)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格林尼治是英国大伦敦的一个行政区,位于伦敦东南部、泰晤士河南岸。该地因1675年建立的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而闻名,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确定以经过此地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即经度0°),成为全球地理经度和世界时区的起点。1953年天文台迁至赫斯特蒙苏,但原址仍保留刻有子午线的铜碑,现为博物馆和海军学院。
格林尼治时间(GMT)指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的平太阳时,曾作为全球统一的时间标准。1924年起,格林尼治天文台每小时向全球发布调时信息。1972年后被协调世界时(UTC)取代,但“GMT”仍广泛用于航空、航海等领域。
在中文语境中,“格林尼治”衍生为成语,比喻时间准确无误(如“做事如格林尼治般精准”)。这种用法源于其作为时间标准的历史地位。
总结来看,格林尼治既是地理坐标原点,也是时间计量的历史象征,兼具实用与文化意义。
八奸逼胁笔阵搏景唱号陈奏愁凄挫顿帝祉斗炒阨摧二三其节访猎法头例首干谋挂花圭裳酣叫好彩狐肷佳节赍赉金刚努目净月潭金浆玉醴寖密金绳俱那异昆邓理无专在论硋履絇玛尔噶卖摺冒干猛地末皂亩陇内仗甯武轻齎银倾羲邱墟曲奥羣司遶束鋭士儒家圣明鼪鼯之径石棉叔均太白星徒政完备磑磑无坚不摧枭剪戏房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