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圭裳的意思、圭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圭裳的解释

(1).官员。 明 张时彻 《诚意伯刘公神道碑铭》:“百尔圭裳,胥庆厥逢。”

(2).借指官爵。《明史·刘基传》:“禠圭裳於末裔,委带礪於空言。”《明史·顾吴薛郭等传赞》:“圭裳之锡固足酬功,而礪带之盟不克再世,亦可慨矣夫!”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圭裳"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特指中国古代与礼制相关的服饰,尤其指代贵族或士大夫在正式礼仪场合所穿着的、配有圭玉的整套礼服(包括上衣和下裳)。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两方面:

  1. 字面本义与构成:

    • 圭: 指古代重要的玉制礼器,形状上尖下方,常用于祭祀、朝聘、册封等重大典礼,象征身份、权力和信诺。在服饰语境中,“圭”指缝缀或佩戴在礼服上的玉饰(如蔽膝上的玉饰或手持的玉圭),是礼服等级和礼仪规格的重要标志。
    • 裳: 在古代专指遮蔽下体的衣裙,是“上衣下裳”制中下半身的服装。后亦可泛指衣服。
    • 圭裳: 因此,“圭裳”字面上指装饰有圭玉或需配圭玉的正式礼服(常包含下裳部分)。它强调的是这套服饰与礼玉(圭)的配套关系及其在礼仪中的使用。
  2. 引申与象征意义:

    • 礼仪与身份的象征: “圭裳”直接关联古代严格的礼制。穿着圭裳参与祭祀、朝会等重大活动,是贵族、官员身份地位和遵循礼法的外在体现。它超越了普通衣物,成为礼仪规范、社会等级和职责的象征。
    • 庄重与典范的代名词: 由于其使用的场合极其庄重严肃,“圭裳”一词也常被用来比喻庄重、规范、可作楷模的事物或行为。类似于“圭臬”(圭表与臬,指标准、法度)的用法,强调其作为典范的意义。

“圭裳”一词精确地指向中国古代礼制中,贵族士大夫在重大礼仪场合所穿着的、必须配以圭玉的正式礼服体系。它不仅是具体的服饰,更是古代礼仪制度、社会等级秩序和文化象征的重要载体,蕴含着对规范、身份和庄重仪式的强调。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圭裳”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指代官员
    该词常用于古代文献中,字面可拆解为“圭”和“裳”:

    • 圭:古代帝王或诸侯在典礼中手持的玉器,象征权力与地位,后引申为官员的象征。
    • 裳:原指下衣(如裙子),此处与“圭”结合,代指官员的服饰或身份。
      例如明代张时彻在《诚意伯刘公神道碑铭》中写道:“百尔圭裳,胥庆厥逢”,意为众多官员共同庆贺此事。
  2. 借指官爵
    在《明史》中多次出现该词,如《刘基传》提到“禠圭裳於末裔”,意为剥夺后裔的官爵,强调其象征意义。

二、文献用例

三、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文献原文,可参考《明史》或《诚意伯刘公神道碑铭》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百闻不如一见白鲜班僚贝叶经箄船避地长支尘卷风赤土国棰挞达标盗用雕鹏蝶期都然断桥反潜直升机凤翅俸料风帏负重含汙拱鼠刮刮叫灌佛龟婆合军喝醉,喝醉酒奂奂浇陋教职工家生惊骨隽造开心抗答空帛立陡陡刘海粟里谚陆子泉懵蔽幕帟偶辞破崖絶角青马人鱼膏赏共涉人殊形妙状四弘送元二使安西唐代王维渭城朝擿埴索涂土库委释卫星无缝天衣想念祥桑详详细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