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高温作业的意思、高温作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高温作业的解释

冶金、铸造、炼焦、玻璃、陶瓷、纺织、造纸等工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使用高温或产生大量的热,在这种温度较高的厂房里进行的操作叫做“高温作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高温作业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其工作地点平均湿球黑球温度(WBGT指数)等于或高于特定限值(通常为25℃)的作业环境。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安监总安健〔2012〕89号)第三条的界定,高温作业具体指用人单位在高温天气期间安排劳动者在高温自然气象环境下进行的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不含33℃)的作业。

详细解释

  1. 核心特征

    高温作业的核心特征是工作环境存在显著的热负荷。这种热负荷主要来源于:

    • 高气温:工作场所空气温度显著高于常温(通常≥33℃)。
    • 强热辐射:如冶炼炉、熔融金属、窑炉、锅炉、开放火焰等释放的强烈红外辐射。
    • 高气湿:环境相对湿度大,影响汗液蒸发散热效率。
  2. 主要类型

    根据热源性质和环境特点,高温作业可分为三类:

    • 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如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轧钢车间;机械制造工业的铸造、锻造车间;陶瓷、玻璃、搪瓷、砖瓦等工业的炉窑车间;火力发电厂和轮船的锅炉间等。
    • 高温、高湿作业:特点是气温高、湿度大,热辐射强度相对较低。如印染、缫丝、造纸等工业中液体加热或蒸煮的车间;深井煤矿、通风不良的地下作业;潮湿的温室作业等。
    • 夏季露天作业:在夏季烈日暴晒环境下进行的作业,如建筑工地、农田劳动、野外勘探、环卫、快递、交通指挥等。此类作业同时受太阳辐射和地面二次辐射加热的影响。
  3. 健康影响

    长期或高强度的高温作业可能对劳动者健康造成多种危害,包括:

    • 急性危害:中暑(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
    • 慢性影响:水盐代谢紊乱、消化系统疾病(如食欲减退、胃肠炎)、心血管系统负担加重、神经系统功能下降(如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肾功能损害等。

权威参考来源

(注:具体作业场所的高温判定标准及防护措施应参考最新有效的国家法规和标准。)

网络扩展解释

高温作业是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劳动活动,需满足高温、强热辐射或高湿度等异常气象指标。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核心要素

高温作业需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 高气温:作业场所温度显著高于常规环境;
  2. 强热辐射:存在大量红外线辐射(如冶炼炉、窑炉);
  3. 高气湿:相对湿度≥80%,常见于印染、矿井等场所;
  4. WBGT指数超标:湿球黑球温度指数(综合气温、湿度、辐射的指标)超过规定限值。例如,工作场所WBGT≥25℃即为高温作业。

二、分类与典型场景

根据作业环境特点,可分为三类:

  1. 高温强辐射作业
    • 行业:冶金(炼钢、炼铁)、机械制造(铸造、锻造)、玻璃陶瓷窑炉等;
    • 特点:气温高(可达40℃以上),辐射热强度大(约10~30 J/(cm²·min))。
  2. 高温高湿作业
    • 行业:纺织印染、造纸蒸煮、深井煤矿;
    • 特点:湿度>80%,气温常达35℃以上,如印染车间湿热空气温度可达38℃。
  3. 露天高温作业
    • 场景:建筑施工、农业收割、环卫清扫;
    • 特点:直接暴露于35℃以上高温天气,叠加太阳辐射影响。

三、判定标准

四、防护与管理措施

  1. 环境控制:安装通风设备、隔热装置,降低作业区温度;
  2. 工时调整:避开高温时段(如11:00-15:00),实行轮换制;
  3. 个人防护:穿戴隔热服、护目镜,补充含盐饮品(建议每小时补水200~300ml);
  4. 健康监测:定期体检,预防中暑、电解质紊乱等职业疾病。

如需了解具体行业的WBGT限值或完整防护指南,可参考国家《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或访问中提到的权威培训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柏屏板题焙茶北扉炳烁不作承差饬牲传教旛楚弓复得慈航从公聪叡大殓断线风筝官称贯恶固结骇震嗥嘶黑下水花蘤荒忙护疵僵胔郊祁积迭击钟鼎食踡跽醵助科举克绍蜡茶来翰连搭亮私立年拏云手湫泊入塞沙瑶失第恕不一一书尺述命书生之见术数太牢公叹为观止讨顺风蜕形屯留王舍僞朝萎靡文备鰞鲈贤内消却写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