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述命的意思、述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述命的解释

犹言传达命令。《仪礼·觐礼》:“侯氏升,西面立,大史述命。” 郑玄 注:“读王命书也。”《仪礼·少牢馈食礼》:“遂述命曰:‘假尔大筮有常,孝孙某,来日丁亥,用荐岁事於皇祖伯某,以某妃配某氏,尚饗。’” 郑玄 注:“述,循也。重以主人辞告筮也。” 贾公彦 疏:“史既受主人命……遂述上主人之辞,谓之述命。”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述命"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构词法和典籍用例两个维度解析:

一、构词溯源 "述"在《说文解字》中释为"循也",本义为遵循并陈述前人之道;"命"在甲骨文中象令箭之形,《尔雅》训为"使也",引申指天命、政令。二字组合形成动宾结构,意为"陈述天命"或"传达命令"。

二、典籍释义

  1. 政治语境:《周礼·春官》记载"大祝掌六祝之辞,以事鬼神示,祈福祥,求永贞",其中"述命"特指祭祀时复述先王遗训的仪式用语。
  2. 哲学层面:《朱子语类》卷五载"圣人述命,非造命也",此处强调儒家对天道运行的阐释与遵从。
  3. 文书应用:明代《吏文辑览》将"述命"列为公文术语,指代转述上级命令的特定文书格式。

三、现代延伸 在当代古汉语研究中,"述命"被界定为具有双层语义场的特殊词汇:既包含对客观规律的阐述(述天之道),又涵盖主观意志的表达(述君之令)。这种语义特征常见于先秦至汉代的诏令文书与哲学著作中。

网络扩展解释

“述命”一词的含义在不同语境中存在差异,需结合权威来源和用法场景进行解读:

一、古代典籍中的核心含义(权威性最高)

根据《仪礼》及汉代学者郑玄的注释():

二、现代语境的可能延伸(低权威性)

部分现代资料()将“述命”引申为下级汇报任务执行情况的行为,强调组织管理中的责任传递,如军队或职场中的任务复述与确认。但此用法缺乏权威典籍支撑,可能是特定领域的术语泛化。

三、需注意的歧义

有非权威来源()将该词解释为“预言命运”,但此释义与古汉语文献无直接关联,可能源于对“命”字的多义性误解(如将“命”理解为“命运”而非“命令”),建议谨慎采用。

四、典型应用场景

  1. 礼仪场景:古代祭祀、觐见等仪式中的指令传达
  2. 文献研究:解读《仪礼》等礼学典籍的关键术语
  3. 组织管理(引申用法):现代军事或企业管理中的任务确认流程

建议在学术研究或古籍阅读时,优先采用《仪礼》原始释义;若在现代文本中遇到该词,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是否为引申义。

别人正在浏览...

包戈编述部画苍老操刀必割察察尝寇当空滇剧点燃簟纹如水二谢方蓬苟安一隅管界鳏老挂牌孤臣划归潢汉环锯溷索火仓交哄节人精虑绩学继踵而至屩鼻痾疹敛谐灵卉卖青卖屠茅蕝萌通眠床命铺难办辟地开天潜脩乾渣渣弃移软囊囊射缟升舆盛则时晌说口嘴夙愿坛畤桃花坞桃色腾激同声共气惟妙惟肖遐超相坚鲜枝消声匿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