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言传达命令。《仪礼·觐礼》:“侯氏升,西面立,大史述命。” 郑玄 注:“读王命书也。”《仪礼·少牢馈食礼》:“遂述命曰:‘假尔大筮有常,孝孙某,来日丁亥,用荐岁事於皇祖伯某,以某妃配某氏,尚饗。’” 郑玄 注:“述,循也。重以主人辞告筮也。” 贾公彦 疏:“史既受主人命……遂述上主人之辞,谓之述命。”
“述命”一词的含义在不同语境中存在差异,需结合权威来源和用法场景进行解读:
根据《仪礼》及汉代学者郑玄的注释():
部分现代资料()将“述命”引申为下级汇报任务执行情况的行为,强调组织管理中的责任传递,如军队或职场中的任务复述与确认。但此用法缺乏权威典籍支撑,可能是特定领域的术语泛化。
有非权威来源()将该词解释为“预言命运”,但此释义与古汉语文献无直接关联,可能源于对“命”字的多义性误解(如将“命”理解为“命运”而非“命令”),建议谨慎采用。
建议在学术研究或古籍阅读时,优先采用《仪礼》原始释义;若在现代文本中遇到该词,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是否为引申义。
述命(shù mìng)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词语。它的拆分部首是“讠”和“生”,其笔画分别为7画和5画。
这个词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中。在《周易·彖传》中,有“述而不作,有外之而无内之”的描述,意指人们应该以言辞的方式传扬命运,而不是自己去创造命运。后来,人们便将“述命”作为一个词语来表示传达和阐述命运的意思。
在繁体字中,述命的写法是「述命」,和简体字并没有显著的差异。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据文献记载,有时候也可以将述命写作「述命」或者「铄命」,但现代一般已经不再使用这些写法。
以下是一些关于述命的例句:
1. 他以深情凝望着她,述命于眼神之间。
2. 在他的著作中,他用心述命了每个人的命运轨迹。
组词:
- 述说:用言辞表达和传达
- 命运:人生的发展和安排
- 描写:用文字或语言描述
- 命理:关于人生命运和吉凶的理论
- 命丧:意外或疾病导致的死亡
- 命题:提出问题或要求解决的命令
- 命令:要求执行某项任务或行动
- 命理学:研究命运和吉凶的学科
近义词:
- 陈述:描述、阐述
- 传述:传达、转述
- 诉说:倾诉、表达
- 阐释:解释、阐明
- 叙述:叙事、叙述
反义词:
- 制定:制订、规定
- 估算:评估、估计
- 创造:创作、创新
- 隐瞒:隐藏、隐匿
- 翻译:翻译、译成
闇短苍黎蚕头燕尾超短波踟跦虫凋愁黯抽丁楚楚动人殆庶叨践掉三寸舌发奋改励故爵瞽妄估衒鸿远划条回决江北计论静言令色辑绥旧来机长涓缕溘至袴裆老方子列营胧朣僇僇茂庸摹捉牡丹江市篇联遣适诠表噬指时装表演赎过淑慧水文表素论泰山石刻天牕天天通练屠殒违惑为他人作嫁衣裳温寻无多时五一节瞎扯先令谢谢戏馆子洗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