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为观止的意思、叹为观止的详细解释
叹为观止的解释
[acclaim as the acme of perfection] 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
精美的微雕艺术品令人叹为观止
详细解释
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吴 公子 札 来聘……见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幬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於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后因以“嘆为观止”。指赞叹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清 王韬 《淞隐漫录·海外壮游》:“诸女足躡素履,舞时离地轻举,浑如千瓣白莲花摇动池面。更佐以乐音灯影,光怪陆离,不可逼视。生抚掌称奇,嘆为观止。” 秦牧 《艺海拾贝·酷肖》:“有一次我在该地的工艺品陈列室中见到,明明知道那是假的,却仍然无法分辨,不禁叹为观止。” 徐迟 《牡丹》:“她不仅把包厢中那些迷恋她的野心家征服了,便是后厅、楼座、阁楼那些后排听众,他们是真正爱好戏剧艺术的,也莫不叹为观止。”亦省作“ 嘆观止 ”。 吴伯箫 《羽书·阴岛的海盐》:“晒盐的工作却恨无缘过目,不过见了那一眼望不到边的井田似的盐滩,同散布着不下千万堆的晶盐,也够叹观止了。”
歎爲觀止:赞叹所见事物好到极点。语本《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见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幬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於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清 钱泳 《履园丛话·古迹·石钟山》:“若 江寧 之 燕子磯 、 镇江 之 金 焦 两山……皆不足奇,得此而叹观止矣。”
词语分解
- 叹的解释 叹 (嘆) à 因忧闷悲痛而呼出长气:叹气。叹息。悲叹。叹惋。长吁短叹。 因高兴、兴奋、激动而发出长声:叹赏。叹服。赞叹。叹观止矣(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吟咏:咏叹。一唱三叹。 笔画数:;
- 观止的解释 看到这里就可以休止了。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觉一切歌曲腔调俱出其下,以为观止矣。;;《明居湖居听书》《古文观止》详细解释称
专业解析
"叹为观止"是一个汉语成语,用于表达对所见事物极其美好、精彩或达到极高境界的赞叹之情,意为赞叹所见事物好到了极点,以至于认为没有更好的了。
详细解释:
-
字面与核心含义:
- 叹: 赞叹、感叹。
- 为: 认为、以为。
- 观止: 看到这里就停止了。意指看到这里就够了,不必再看别的了。
- 整体含义: 指看到的事物美好到极点,令人赞叹不已,觉得已经是最好的了,不需要再看其他了。它强调所见事物的完美无缺或技艺的精湛绝伦,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使人发自内心地钦佩和赞美。
-
引申义与用法:
- 该成语带有强烈的褒义色彩,专门用于赞美事物(如艺术品、表演、风景、成就等)的卓越非凡。
- 使用时,通常强调说话者(或叙述者)的主观感受和高度评价,带有“极致”、“顶峰”、“无以复加”的意味。
- 常作谓语、宾语。例如:“这场演出令人叹为观止。”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叹为观止。”
-
出处与典故:
- 成语源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了吴国公子季札访问鲁国观赏周乐的情景。当看到《韶箾》(即舜乐《韶》)的表演时,季札赞叹道:“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意思是:“德行达到顶点了,伟大啊!像上天无所不覆盖,像大地无所不承载。即使有再大的德行,恐怕也超不过这个了,观赏就到此为止吧!如果还有别的音乐,我不敢再请求欣赏了。” 这里的“观止”就是“叹为观止”的源头。
权威来源参考: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 商务印书馆: 对“叹为观止”的释义为:“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释义精炼准确,是现代汉语的权威标准。)[来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
- 《辞海》(第七版) - 上海辞书出版社: 解释为:“春秋时吴国的季札在鲁国观看各种乐舞。当看到舜时的乐舞时,十分赞美,说看到这里就够了(观止矣),再有别的乐舞也不必看了(见《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后来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详细解释了典故来源和现代含义。)[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
- 《汉语成语大词典》 - 中华书局: 收录该词条,释义为:“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并引用了《左传》原文。(提供了成语的构成分析和经典出处。)[来源:中华书局《汉语成语大词典》]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古籍原文): “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这是成语最原始、最权威的出处依据。)[来源:《左传》古籍]
- 鲁迅《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 “珠江的繁闹,香港的奢华,有时也给我一点兴奋,但终不能使我‘叹为观止’。”(展示了该成语在现代文学中的实际运用。)[来源:鲁迅《而已集》]
网络扩展解释
“叹为观止”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tàn wéi guān zhǐ,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要点解释:
一、基本含义
指所见到的事物或景象极其完美,令人赞叹到认为无需再看其他同类事物。其中:
- “叹” 表示赞叹、惊叹;
- “观止” 意为“看到这里就足够”,强调事物已达到极致。
二、出处与典故
源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吴国公子季札观周乐的典故。季札在鲁国欣赏《韶箾》乐舞后感叹:“德至矣哉……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意为盛德已至顶点,无需再看其他表演。
三、用法与场景
- 褒义用法:多用于赞美艺术表演、自然景观、技术成就等达到极高水准的事物。
例句:这场舞蹈的编排令人叹为观止。
- 语法结构:通常作谓语或宾语,常用句式如“令人叹为观止”“堪称叹为观止”。
四、近义与反义
- 近义词:拍案叫绝、击节叹赏、蔚为大观;
- 反义词:平淡无奇、乏善可陈(需根据语境判断)。
五、延伸辨析
与“无以复加”的区别:
- 叹为观止:侧重对事物完美程度的赞叹;
- 无以复加:强调程度已达极限,无法超越,可用于中性或消极语境。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的典故细节或例句,可参考《左传》原文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摆拨白鹤峰标准台不次之迁补花臣人穿堂穿孝除落触涂葱曚大世界房内费劲奉贺根底乖乖贯轶褐盖画理歡爱花钱惠风和畅涧栖既成事实竭能解械锯齿裾马襟牛欬嗽狂流旷阙老婢子擂石练缯炉拂面质明据偏谬平铺直叙潜感凄凉调祇林青甲衽革枕戈稔岁生疼拾带重还霜硎数伏鼠须素札讨责土车望而却步宛顺显大湘神详载析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