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claim as the acme of perfection] 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
精美的微雕艺术品令人叹为观止
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吴 公子 札 来聘……见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幬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於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后因以“嘆为观止”。指赞叹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清 王韬 《淞隐漫录·海外壮游》:“诸女足躡素履,舞时离地轻举,浑如千瓣白莲花摇动池面。更佐以乐音灯影,光怪陆离,不可逼视。生抚掌称奇,嘆为观止。” 秦牧 《艺海拾贝·酷肖》:“有一次我在该地的工艺品陈列室中见到,明明知道那是假的,却仍然无法分辨,不禁叹为观止。” 徐迟 《牡丹》:“她不仅把包厢中那些迷恋她的野心家征服了,便是后厅、楼座、阁楼那些后排听众,他们是真正爱好戏剧艺术的,也莫不叹为观止。”亦省作“ 嘆观止 ”。 吴伯箫 《羽书·阴岛的海盐》:“晒盐的工作却恨无缘过目,不过见了那一眼望不到边的井田似的盐滩,同散布着不下千万堆的晶盐,也够叹观止了。”
歎爲觀止:赞叹所见事物好到极点。语本《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见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幬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於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清 钱泳 《履园丛话·古迹·石钟山》:“若 江寧 之 燕子磯 、 镇江 之 金 焦 两山……皆不足奇,得此而叹观止矣。”
“叹为观止”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tàn wéi guān zhǐ,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要点解释:
指所见到的事物或景象极其完美,令人赞叹到认为无需再看其他同类事物。其中:
源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吴国公子季札观周乐的典故。季札在鲁国欣赏《韶箾》乐舞后感叹:“德至矣哉……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意为盛德已至顶点,无需再看其他表演。
与“无以复加”的区别: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的典故细节或例句,可参考《左传》原文或权威词典。
《叹为观止》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意思是非常令人惊奇、令人赞叹,使人无法言表。
《叹为观止》这个成语的拆分部首是「口」和「目」,拆分为「口」、「五」、「目」、「小」、「冂」和「日」等6个笔画。
《叹为观止》最早出现在南朝宋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一书中。这本书是一部记载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事迹和言行的著作。成语中的「观」原意是指围观,「叹」则表示心中的惊叹之情。
《叹为观止》没有传统繁体的写法,繁体字依然是「叹为观止」。
在古代,「叹为观止」的汉字写法没有太大变化,与现代汉字写法相似。
1. 他的表演真是叹为观止,让人印象深刻。
2. 这幅画的技艺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3. 她的成绩总是叹为观止,让其他同学都望尘莫及。
叹善、叹服、叹服不已、赞叹、称叹
妙不可言、难以置信、无与伦比
平平常常、寻常
半导体三极管贝囊奔飙徧读鼻根参咨侧丽产母痨初露锋芒村笠打把子大刀头登降德素點頭之交迭字诗惰游颿风番藷附理功牌候马椒台济办戒箍结帐金飇晶沁进面烤炉犒勤累爵莲花座邻近鲁笨轮圈马缰绳抹粉末僚拿鸭子朋执平历千古絶调敲吟切命青虹如饥似渴三从邵瓜声饮失格衰絶殊不知束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搜根剔齿岁荐香炷獮薙谐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