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供备的意思、供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供备的解释

备办供给。《商君书·画策》:“ 黄帝 之世,不麛不卵,官无供备之民,死不得用槨。”《三国志·吴志·孙策传》“时 袁术 僭号, 策 以书责而絶之” 裴松之 注:“《吴録》载 策 使 张紘 为书曰:‘……去冬传有大计,无不悚惧;旋知供备贡献,万夫解惑。’” 宋 王安石 《乞制置三司条例》:“年俭物贵,难於供备,而不敢不足。”《元典章·刑部二·罪囚无亲给粮》:“虽有亲属,若贫穷不能供备;或家属在他处住坐未知者,粮亦官给。”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四娘》:“除馆馆生,供备丰隆。”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供备”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gòng bèi,其核心含义为备办供给,主要用于描述预先准备并供应所需物资或资源的行为。以下是详细解析:


基本释义


使用场景

  1. 古代文献:
    多用于描述官府或官方行为,如《商君书·画策》提到“官无供备之民”,指官府无需专门备办物资的民众()。
    又如《三国志》中孙策“供备贡献”,指为朝廷筹备贡品()。

  2. 正式语境:
    适用于强调系统性准备的场合,如《元典章》提及“贫穷不能供备”,指无力筹备物资()。


延伸说明


古籍例证

出处 例句 释义
《商君书·画策》 “官无供备之民” 官府无需专门备办物资的民众
《三国志·吴志》 “供备贡献” 为朝廷筹备贡品
《元典章》 “贫穷不能供备” 因贫困无法备办物资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古籍用例,可参考《商君书》《三国志》等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供备》的意思

《供备》是一个汉语词语,意为供应备战。

《供备》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供备》的部首是班,总笔画数为19。

《供备》的来源

《供备》是由《供》和《备》两个字组成的。《供》意为供给、供应,表示供应物资或人力。《备》意为准备、预备,表示做好准备以应对特定的情况。

《供备》的繁体

《供备》的繁体字为「供備」。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供备》古时候的写法为「供輩」或「供愂」。

《供备》的例句

1. 军队要加强对边境地区的《供备》工作,以应对可能的威胁。

2. 公司需要做好员工的《供备》工作,以保证正常的运营。

《供备》的组词

1. 应对供备:表示对特定情况做好应对和准备。

2. 供应备战:指为战争或冲突做好物资和人力的供应。

《供备》的近义词

备战、准备、预备

《供备》的反义词

短缺、欠备、不足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