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草塞责的意思、潦草塞责的详细解释
潦草塞责的解释
潦草:草率,不精密,不认真;塞:搪塞。形容做事敷衍了事,马马虎虎,不负责任。
词语分解
- 潦草的解释 ∶不仔细;不认真干活儿潦草 ∶颓丧;失意潦草生涯详细解释.草率;不认真。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冰鑑不容心潦草,风簷寧復眼昏花。”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二:“﹝ 吴三桂 ﹞以十七年三月朔
- 塞责的解释 ∶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敷衍塞责 ∶尽责报德塞责详细解释.尽责;补过。《韩诗外传》卷十:“及母死三年, 鲁 兴师, 卞庄子 请从。至见於将军曰:‘前犹与母处,是以战而北也,辱吾身。今母没矣,请塞责。’
专业解析
“潦草塞责”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形容做事马虎敷衍,草率了事,只求应付过去,不负责任。其核心含义在于态度不认真和缺乏责任心。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词义拆解与整体释义
- 潦草:
- 本义指字迹不工整、杂乱无章(如:字迹潦草)。
- 引申义指做事不细致、不认真、马虎随便。
- 塞责:
- “塞”有搪塞、应付之意。
- “责”指责任、职责。
- 合指敷衍应负的责任,勉强应付差事。
- 整体释义:
- 潦草塞责:指做事(包括书写、处理事务等)草率马虎,只图表面应付了事,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它强调的是一种消极、不负责任的工作或处事方式。
二、权威词典释义参考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潦草塞责:做事马虎,敷衍了事。例如:工作要认真负责,不能潦草塞责。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817页。
- 《汉语成语大词典》:
潦草塞责:形容做事马虎,敷衍了事。潦草:草率,不精细;塞责:搪塞责任。指做事不认真,只图应付过去。
来源:朱祖延主编,《汉语成语大词典》,中华书局,2002年,第856页。
三、用法与语境
- 常用对象:常用于批评或描述书写、工作、学习、办事等方面的不负责任态度。
- 例1:这份报告写得如此潦草塞责,根本无法反映实际情况。
- 例2:对待客户的需求要尽心尽力,绝不能潦草塞责。
- 感情色彩:具有明显的贬义色彩,表达对敷衍了事行为的不满和批评。
- 近义词:敷衍了事、敷衍塞责、草草了事、马马虎虎、粗制滥造。
- 反义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尽心竭力。
四、总结
“潦草塞责”精准地刻画了一种消极的工作或处事态度:既缺乏应有的认真细致(潦草),又怀有推卸或应付责任(塞责)的意图。它警示人们无论对待何种事务,都应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避免因草率敷衍而影响质量或造成不良后果。
网络扩展解释
“潦草塞责”是一个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详细解释:
一、拼音与释义
- 拼音:liáo cǎo sè zé(部分资料注音为“lǎo cǎo sāi zé”,但权威词典如汉典、沪江在线词典等均以“liáo”为正确读音)。
- 释义:形容做事敷衍了事、马虎应付,缺乏责任心。其中“潦草”指草率、不认真,“塞责”意为搪塞责任。
二、出处与演变
- 最早出处:明代程登吉《幼学琼林·文事类》提到“潦草塞责,不求辞语之精”。
- 文学引用:清代张春帆《九尾龟》第十一回中,用此成语描述被迫应付的场景。
三、结构与用法
- 语法结构:联合式成语,可作谓语、定语。
- 感情色彩:中性词,多用于批评态度不端正的行为(如工作、学习等场景)。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敷衍了事、马虎了事、草率收场。
- 反义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恪尽职守。
五、例句参考
- 他因多次潦草塞责地完成任务,最终被辞退。
- 写文章若潦草塞责,便难以体现思想的深度。
提示:若需更多例句或用法分析,可参考《幼学琼林》《九尾龟》等文献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百听不厌贬讥逼竖趁早打不平谠言嘉论鴠鸟大章车风质焚契市义耕奴光亮诡乱虹陛秽土家将简靖蹐地跼天急脚递近途九旋卷帻考语空虚空中结构良匠理则鹿园梦云靡辩迷滞谋反女和尚扒耳搔腮彭殇披云钱龙乔吉穷老齐一泉薮羣厉羣匹森霄烧空诗集熟状宿服睟容隋文帝搪揬填门铜虎符团练威怀握管怀铅乌蒙象蹄花小男妇女细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