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上阳人的意思、上阳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上阳人的解释

唐 新乐府曲名。详“ 上阳白髮人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上阳人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唐代被幽禁于洛阳上阳宫中、终身不得宠幸而虚度年华的宫女。该词因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乐府诗《上阳白发人》而广为人知,成为宫廷女性悲剧命运的象征。

  1. 本义与历史背景

    “上阳”指唐代东都洛阳的皇家宫殿——上阳宫。唐玄宗时期,大量宫女被选入宫中,部分被安置于上阳宫。许多宫女因皇帝移情或政治变迁(如杨贵妃得宠)而遭冷落遗忘,长期幽闭于此,直至白发苍苍也未能获得宠幸或婚配机会,最终孤独终老。白居易在《上阳白发人》序言中明确点题:“愍怨旷也”,即哀悯这些因长期隔绝而无法婚配的宫女 。

  2. 文学意象与象征意义

    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以第一人称视角,细腻描绘了一位“上阳人”从青春入宫到“红颜暗老白发新”的凄凉一生:“入时十六今六十”、“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控诉了宫廷制度对女性生命的摧残 。诗中“上阳人”的个体遭遇,实为成千上万被禁锢宫墙、湮没青春的女性群体的缩影。该词因而超越了具体人物,升华为封建专制下女性悲惨命运和人性压抑的文学典型意象,承载着对封建帝王后宫制度的深刻批判 。

  3. 引申与使用

    在当代语境中,“上阳人”有时被引申用于比喻被长期忽视、困守于封闭环境而才华不得施展的人(尤其女性),或泛指孤独终老、晚景凄凉者。其使用往往带有浓厚的悲悯色彩和历史沧桑感,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

权威参考来源:

  1. 《白居易集》(中华书局点校本):卷三《新乐府·上阳白发人》原文及诗序,为“上阳人”最核心的文献出处。
  2. 《全唐诗》(中华书局):收录《上阳白发人》,印证其作为经典唐诗的地位。
  3. 《旧唐书·地理志》:记载上阳宫为唐代洛阳重要宫苑,提供历史地理背景。
  4.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分析白居易新乐府诗的社会写实性,阐释“上阳人”形象的批判意义。
  5.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上阳人”词条释义,明确其指代被幽闭宫女的含义。

网络扩展解释

“上阳人”是唐代新乐府曲名,源自白居易的乐府诗《上阳白发人》。该词具体含义和背景如下:

  1. 词义解析
    “上阳人”是对《上阳白发人》这一诗题的简称。诗中“上阳”指唐代东都洛阳的上阳宫,而“人”特指被选入宫中的宫女。白居易通过此诗描述了宫女被禁锢宫中、孤独终老的悲惨命运,借此批判封建帝王强选民女、荒淫误国的社会现实。

  2. 文学背景
    这首诗属于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之一,是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作,具有鲜明的讽喻性和现实主义风格。诗中“上阳白发人”成为宫怨题材的典型意象,反映了古代女性的生存困境。

  3. 读音与注音
    拼音为shàng yáng rén,注音为ㄕㄤˋ ㄧㄤˊ ㄖㄣˊ。

总结来看,“上阳人”以简练的词语概括了白居易诗作的核心主题,是唐代政治讽喻诗的经典代表。如需了解完整诗作内容,可查阅《白氏长庆集》或相关历史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霸王鞭鞭草比较语言学不处不着疼热长功赤道人种出产赐食大人国大顺等量得着地牢东西南北断离读命囤户躲得和尚躲不得寺掇摝翻地風旆风雅伏特计符帖翰藻寒族好乐黄冠黄头郎诲情火踏子夹峙金符进退跋疐九尾禽钜眼口教连机碓逆道潜移默夺清定青缃起葶奇彦融融泄泄荣秩乳茶烧埋钱少壮派释劳署府水则讨详田臯剔腾屠博尾声效诚谢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