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伏猎侍郎的意思、伏猎侍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伏猎侍郎的解释

指 唐 户部侍郎 萧炅 。因其曾将“伏腊”读为“伏猎”,故被讥为“伏猎侍郎”。《旧唐书·严挺之传》:“客次有《礼记》, 萧炅 读之曰:‘蒸尝伏猎。’ 炅 早从官,无学术,不识‘伏腊’之意,误读之。 挺之 戏问, 炅 对如初。 挺之 白 九龄 曰:‘省中岂有伏猎侍郎?’”《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三年》:“昔 唐 省中有‘伏猎侍郎’,为 严挺之 所讥而罢。”后世以“伏猎侍郎”泛指不学无术的人。 明 杨慎 《丹铅总录·地理·胊忍辨》:“夫以二字之微,以 师古 许慎 杜祐 三家尚有误舛,今之不悦学者,乃以漫浪视之,几何不为‘伏腊侍郎’乎!”亦省称“ 伏腊 ”。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二相诗词》:“二公故风流宰相,非伏猎、弄麞之比,独晚途狂谬取败耳。”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伏猎侍郎”是源自唐代的典故性成语,其含义和背景可归纳如下:

一、来源典故

  1. 人物与事件
    指唐代户部侍郎萧炅。据《旧唐书·严挺之传》记载,萧炅因文化素养不足,在阅读《礼记》时将“伏腊”(古代祭祀名称,分夏、冬两祭)误读为“伏猎”,遭到同僚严挺之的讥讽,称其为“伏猎侍郎”。

  2. 历史影响
    此事成为当时官场笑谈,张九龄得知后亦对萧炅的学识表示质疑,最终导致萧炅被调离京城。

二、引申含义

该词后泛指不学无术之人,尤其用于讽刺身居高位却缺乏基本文化素养的官员。明代文献如《丹铅总录》《野获编》中,仍沿用此典批评类似现象。

三、用法示例

补充说明

“伏猎侍郎”与“弄麞宰相”(李林甫误写“弄璋”为“弄麞”)并称,均反映唐代对官员文化水平的重视。此类典故在史书中多次被引为反面教材,警示为官者需具备基本学识。

网络扩展解释二

《伏猎侍郎》是一个汉字词语,下面给出了相关的信息: 意思:《伏猎侍郎》是指担任侍郎一职的官员,他负责侍奉皇帝和猎宫中的工作。 拆分部首和笔画:这个词由3个部首组成,分别是"亻"、"犭"、"⺾"。总共有12笔画组成。 来源:《伏猎侍郎》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官制。侍郎是高级官员的职位,而伏猎则是指负责皇帝猎宫工作的人员。将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伏猎侍郎》。 繁体:《伏猎侍郎》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伏獵侍郎》。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与现代有所不同。关于《伏猎侍郎》的古代写法,需要进一步查证。 例句:对于《伏猎侍郎》的例句,可以参考相关的历史文献或古代小说,以了解该词语的正确用法。 组词:由《伏猎侍郎》组成的词语很少,因为其已经是个相对完整的词汇了。 近义词:近义词是指与《伏猎侍郎》意思相近的词汇。需要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才能提供准确的近义词。 反义词:反义词是指与《伏猎侍郎》意思相反的词汇。同样需要查阅相关资料,才能给出准确的反义词。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