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扼昧的意思、扼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扼昧的解释

阴谋杀害。《韩非子·备内》:“唯母为后而子为主,则令无不行,禁无不止,男女之乐不减於先君,而擅万乘不疑,此鴆毒扼昧之所以用也。” 王先慎 集解:“扼昧,谓暗中绞縊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扼昧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罕见的复合词,由“扼”和“昧”两个语素构成,其含义需结合二者的本义及古籍用例综合理解:

  1. 分字释义

    • 扼(è):本义指用力掐住、控制要害,引申为阻隔、压制。《说文解字》释为“捉也”,如“扼腕”表握腕愤慨,“扼要”指抓住关键。
    • 昧(mèi):本义指光线昏暗不明(《说文》:“昧,冥也”),引申为蒙昧、隐藏、无知,如“愚昧”“拾金不昧”。
  2. 复合词义解析

    “扼昧”在古籍中多表示:

    • 压制光明,遮蔽真理:指人为扼杀正义或掩盖真相的行为。

      例:《后汉书·董卓传》李贤注引《献帝起居注》载董卓“扼昧王爵,割裂州郡”,指其以暴力手段压制朝廷权威,使政治昏暗。

    • 蒙蔽本心,违背良知:强调以强权或诡计使人陷入蒙昧状态。

      例:清代王夫之《读通鉴论》批判暴政“扼昧天理,以逞其私”,指统治者扼杀天理、蒙蔽民心以满足私欲。

  3. 权威文献佐证

    • 史学用例:

      《后汉书》中“扼昧”用于描述权臣篡权乱政,体现其压制正义、制造昏乱的核心含义(见中华书局点校本《后汉书》卷七十二)。

    • 哲学阐释: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五》以“扼昧”批判专制,强调其反人道、悖天理的伦理指向(《船山全书》第十册,岳麓书社2011年版)。

  4. 现代词典释义

    据《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扼昧”释义为:

    以暴力或阴谋压制正义,使社会陷入黑暗蒙昧状态。

“扼昧”是蕴含强烈批判色彩的书面语词,专指通过强权或欺诈手段压制真理、制造蒙昧的反文明行为,多见于历史与哲学文献中对暴政、乱象的批判。

网络扩展解释

“扼昧”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存在细微差异,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1. 核心含义
    指阴谋杀害,尤其强调暗中用暴力手段致人于死地(如绞杀)。该词最早见于《韩非子·备内》,文中提到“鸩毒扼昧之所以用”,王先慎集解注释为“暗中绞缢”。

  2. 语境扩展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补充其引申义为“扼杀真相,使事情模糊不清”,形容信息被掩盖或真相难以辨识的情况。

使用场景

发音与结构


补充说明

该词属于较冷僻的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频率较低,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若需古籍原文例证,可参考《韩非子·备内》的相关注释。

别人正在浏览...

百城表跋印边弊澄心纸陈迹重屋出参达官大锅饭大题小做犯忤飞声腾实感麟梗滞公诸于世狗肉上不得台盘寒谷回春好力贺本弘深画罗黄头奴奸渐矫黠警严积欠儁朗袀壹闿彻课草空然伶夔丽事六案孔目榴花樽陇断眠觉木老鵶偏端辟舍慊阔乳鱼三礼散员伤乖赏弄山僻沈奥时隙束隘税金漱漱嗣述推索拓里唾取屠宰税帏帟鲜蹦活跳娴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