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誊录所属下的誊录人员。 清 制,在会试下第的举人及 顺天 乡试正榜外选录能书者充任。 商衍鎏 《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第二章第五节:“誊録生用硃笔,对读生用赭黄笔,……正副主考用墨笔,以主考閲看者为硃卷,故用墨不碍,所谓五色笔也。”参见“ 誊録所 ”。
誊録生是清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特殊职位,其职责与选拔方式如下:
1. 基本定义
誊録生是科举考试中负责誊录考生试卷的专职人员,隶属于誊录所。他们需用朱笔(红色)将考生的原始答卷重新誊写一遍,以防止阅卷官通过笔迹辨认考生身份,从而确保公平性。
2. 选拔来源
3. 历史背景与记载
据清代学者商衍鎏在《清代科举考试述录》中描述,誊録生的工作需与其他环节配合,例如对读生用赭黄笔校对,主考官用墨笔批阅,形成“五色笔”制度,进一步规范了阅卷流程。
总结
誊録生虽非科举正途出身,却是清代防作弊机制的重要一环,体现了古代考试制度对公平性的严谨追求。如需更详细的历史流程,可参考《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等文献。
《誊録生》(téng lù shēng)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指的是具有抄录、记录、整理文献或文件的职责的人。
《誊録生》的拆分部首是「言」和「釆」,分别位于左边和右边。
《誊録生》的总笔画数为22画。
《誊録生》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古代文献中。它由两个汉字组成,「誊」意为「抄录、诵读」,「录」意为「记载、记录」,而「生」则表示「从事某种工作或职责的人」。综合起来,「誊録生」即指负责抄录、记录文件或文献的人。
《誊録生》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謄錄生」。
在古代,「誊録生」的写法并非现代的样子。最早的写法是「誊录生」,在汉字演变的过程中,「彳」曾被用作「誊」的部首;而「彔」曾被用作「录」的部首。
1. 他是图书馆的誊録生,负责整理古籍信息。
2. 在古代,誊録生的工作非常重要,他们的抄录能够保存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
3. 誊録生需要具备极高的耐心和细致的工作态度。
根据《誊録生》这个词,可以组成以下相关词汇:
1. 誊抄(téng chāo)
2.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
3. 录取(lù qǔ)
近义词:记录员、抄书员、抄录员
反义词:读者、用户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