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负德的意思、负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负德的解释

(1).寡恩,少德。《文选·李陵<答苏武书>》:“ 陵 虽孤恩, 汉 亦负德。” 李善 注:“言 陵 无功以报 汉 为孤恩, 汉 戮 陵 母为负德。” 唐 白居易 《李陵论》:“或曰, 武帝 不能明察,下听流言,遽加厚诛,岂非负德?”

(2).承受恩德。 北周 庾信 《谢明皇帝赐丝布等启》:“虽復拔山超海,负德未胜;垂露悬针,书恩不尽。” 倪璠 注:“言恩德甚重,虽巨鼇不能负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负德”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角度解析:

  1. 寡恩少德(道德缺失)
    指缺乏恩义或道德败坏的行为,常用于批评违背道义之人。例如李陵《答苏武书》中提到“汉亦负德”,指汉朝对李陵的薄待。唐代白居易的《李陵论》也用此词强调对不公行为的谴责。余光中曾以“负德”形容政治人物做不该做的事。

  2. 承受恩德(被动接受恩惠)
    表示对他人的恩惠有所承担,隐含难以回报之意。北周庾信在《谢明皇帝赐丝布等启》中写道“负德未胜”,以巨鳌无法背负山海类比恩德深重。

相关扩展
“负德”常与其他词组合使用,如成语“负德背义”(违背道义和信义),出自《东周列国志》。古代诗词中亦频繁出现,如张九龄“负德良不赀”、司马光“西羌负德泽”等。

“负德”既可指主动的德行缺失,也可表被动的恩德承受,需结合语境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负德(fù dé)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意思是指违背道德、品德败坏。 笔画和拆分部首: - 负:五画,由贝部和寸部组成。 - 德:六画,由彳部和心部组成。 来源: 负德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如《论语》等经典著作中都有相关提及。它起初用于形容人的行为违背道德准则,有损于个人及社会的道德规范。 繁体字: 负德的繁体字为「負德」。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负德的写法可能有所变化。然而,形义相近的古文字通常仍包含贝部和心部,以反映出“违逆”以及“心中不正”的含义。 例句: 1. 这个人常常以个人利益为先,完全负德。 2. 不负德的行为将导致社会对个人的不信任。 3.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遵循道德准则,就不会有负德的行为存在。 组词: 负德化、负德行为、负德者 近义词: 不道德、品德低下 反义词: 守德、正直 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我会很乐意帮助你。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