俸缎的意思、俸缎的详细解释
俸缎的解释
作为俸禄支付的缎匹。《清会典事例·户部·俸饷》:“ 杜尔伯特 等部落汗、亲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札萨克、臺吉等俸银俸缎,照 喀尔喀 汗、王、公、臺吉之例颁给。”
词语分解
- 俸的解释 俸 è 官员等所得的薪金:俸禄。薪俸。俸给(?)。俸金。 笔画数:; 部首:亻; 笔顺编号:
- 缎的解释 缎 (緞) à 中国特产的质地厚密、一面光滑的丝织品:缎子。绸缎。软缎。 笔画数:; 部首:纟;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俸缎”是一个历史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文献中有所体现,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解释:
一、基本含义
俸缎指作为俸禄支付的缎匹,主要用于清代官员或贵族阶层的薪俸发放。该词由“俸”(官员薪俸)和“缎”(丝织品)组成,字面意为以丝缎代替或补充货币形式的俸禄。
二、历史背景与制度
-
清代俸禄制度
根据《清会典事例·户部·俸饷》记载,清朝对蒙古杜尔伯特等部落的贵族(如汗、亲王、贝勒等)会按例发放“俸银”和“俸缎”,作为其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的体现。
-
实际应用
俸缎不仅是经济补偿,也带有礼仪性质。例如在边疆地区,缎匹因运输和流通便利性,常被用于赏赐或俸禄支付,尤其是对蒙古、喀尔喀等部落的贵族。
三、延伸解读
部分资料(如)提到“俸缎”被引申为成语,比喻官职与荣华富贵。但此用法未见于权威历史文献,可能是现代对词语的象征性扩展,需谨慎使用。
四、总结
- 核心定义:以缎匹形式发放的俸禄,属于古代实物俸禄的一种。
- 适用场景:主要用于清代边疆贵族和官员的薪俸制度。
- 文献依据:明确记载于《清会典事例》等官方典籍。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清史稿》或清代经济制度相关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二
俸缎(fèng duàn)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指得到军功或官位后所领取的褒奖或俸禄。下面是有关该词的一些相关信息:
1. 拆分部首和笔画:
- 「俸」:由「亻」(人)部首和「几」(jī)构成,共有10画。
- 「缎」:由「纟」(红)部首和「段」(duàn)构成,共有16画。
2. 来源:
「俸缎」这个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官方制度。在古代,当官员担任高职或表现出色时,会获得由政府颁发的俸禄(也称为俸银)或者命令带来的锦缎等奖品,以示褒奖和鼓励。
3. 繁体写法:
俸缎的繁体写法为「俸緞」。
4.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俸缎」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不过,它的基本形状和意思保持一致。
5. 例句:
- 他因出色地完成任务而获得了丰厚的俸缎。
- 这位将军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后,得到了一大笔的俸缎。
6. 组词:
- 俸禄(fèng lù):指官员获得的收入或褒奖。
- 缎带(duàn dài):带有缎纹的丝绸带子。
- 俸给(fèng gěi):给付俸禄或褒奖。
7. 近义词:
- 奖励(jiǎng lì):作为对表现出色或取得成就者的鼓励,给予奖赏或好处。
- 俸禄(fèng lù):官员担任职位或有所贡献而领取的褒奖或报酬。
8. 反义词:
- 惩罚(chéng fá):对不当行为或过失进行处罚或制裁。
别人正在浏览...
百炼刀版纳炳灵寺石窟诐憸拆除秤象赤畿打稿担代堕甑不顾二郗飞肉覆按幅土公平合理公正无私官戒关请龟契瑰特过不得汗慄欢悰化外华英汇纳镬灶兼疑节士季咸课较烂料蜡嘴连缝临祭龙天楼楼论世知人旅燕梅公麪圪瘩明将劈心里穷根究底绻恋区别扇板商女士女熟谙疏整算寿天下第一关亭立通轨頽叠颓唆土劣缊枲新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