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蒲芦的意思、蒲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蒲芦的解释

(1).蒲草和芦苇。 元 杨载 《雷江阻风寄池阳通守周南翁》诗:“繫舟江岸隐蒲芦,坐听篙师制疾徐。”《红楼梦》第五十回:“ 李紈 又道:一池青草草何名? 湘云 又忙道:这一定是‘蒲芦’也。”

(2). 蒲且 。《文选·张华<励志诗>》:“ 蒲芦 縈缴,神感飞禽。” 吕向 注:“ 蒲芦 ,即 蒲且 也。”

(3).蚌蛤之属。《大戴礼记·夏小正》:“玄雉入于 淮 为蜃。蜃者,蒲卢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蒲芦,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其核心释义如下:

  1. 核心释义:葫芦的别称

    • 这是“蒲芦”最基础的含义,指的就是常见的葫芦科植物——葫芦。古人常以“蒲芦”代指葫芦,因其果实形态相似且名称发音相近。
    • 来源依据:此释义广泛见于权威汉语工具书。例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明确将“蒲芦”标注为“〈书〉葫芦”。 古代文献如《礼记·中庸》郑玄注亦有提及:“蒲芦,蜾蠃,谓土蜂也…《诗》曰:‘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螟蛉,桑虫也。蒲芦,取桑虫之子去而变化之,以成为己子。”此处虽将“蒲芦”释为细腰蜂(蜾蠃),但后世普遍认为此处的“蒲芦”实指葫芦,用以比喻细腰蜂的腹部形状,或存在名物混淆。主流观点及现代词典仍取其“葫芦”之本义。
  2. 引申释义:细腰蜂(蜾蠃)

    • 此释义源于对古代文献(如上述《礼记·中庸》郑玄注)的特定解读。古人观察到细腰蜂(蜾蠃)常捕捉螟蛉等昆虫的幼虫存放在巢内,误认为其是将螟蛉“变化”为自己的幼虫,故用“蒲芦”(葫芦)来比喻细腰蜂的腹部形状(因其形似葫芦),或用“蒲芦”直接指代细腰蜂本身。
    • 来源依据:此义项主要见于对《礼记》等古籍的注释和研究中。如清代学者王夫之在《礼记章句》中对“蒲芦”的注解即指向蜾蠃。 需要注意的是,现代生物学证实细腰蜂实为寄生蜂,并非真的“化”螟蛉为己子,故此释义在现代汉语日常使用中已非常罕见,更多出现在古籍研究或特定语境下。
  3. 现代使用与总结

    • 在现代汉语中,“蒲芦”一词的使用频率较低,属于书面语或古语词。当出现时,其最常用且被广泛接受的含义是指“葫芦”。
    • 将其理解为“细腰蜂”的用法,主要存在于对特定古代文献的解读中,并非现代通用含义。
    • 来源依据:综合《辞海》、《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均将“葫芦”列为“蒲芦”的首要义项,而“蜾蠃”则作为古义或特定文献义项列出。

“蒲芦”一词,依据权威汉语词典和主流用法,其核心且常用的意思是“葫芦”。它作为“细腰蜂(蜾蠃)”的含义,源于对《礼记》等古籍中特定比喻或名物指代的解读,属于古义或特定语境下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


来源说明:

网络扩展解释

“蒲芦”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不同文献和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层释义:

一、基本释义(植物合称)

  1. 蒲草与芦苇的统称
    这是最常见的用法,指两种常见的水生植物。蒲草(香蒲)叶宽且柔韧,常用于编织;芦苇杆高,多生于河岸湿地。如《红楼梦》第五十回中,史湘云以“蒲芦”对谜底,呼应水边青草场景。

二、引申含义

  1. 古代射具“蒲且”的别称
    见于《文选·张华<励志诗>》注:“蒲芦,即蒲且也。”指一种用于射猎的缠绕丝绳的工具,可能与箭矢的尾部装置相关。
  2. 蚌蛤类生物的泛称
    源自《大戴礼记·夏小正》,将“蜃”(大蛤蜊)称为蒲芦,可能与古代对水生生物的归类有关。

三、例句与文学引用

补充说明

“蒲芦”在方言或特定文献中或有其他含义(如提及“壶芦别名”),但缺乏广泛支持,需谨慎考据。建议查阅《汉语大词典》或权威古籍以进一步验证。

别人正在浏览...

案牒鞍衔包衣晨装车前八驺此箇褡膊墱道低簌泛声凫舄港埠纲纪供张馆劳盥洗关政诡讬鬼幽毫安红豆蔻画粉贿政简谐振动节财羯羶攲倾羁神鸡黍九里山空胸刲宰昆府仂词龙鹏毛族抿镜民族偶方鬅首清县宂漫肉身菩萨如此而已汝帖三惧上午遂路所央恬养童粱土城突突囔囔威壮萧玉霞鲜嶰谿习惯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