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麻绖的意思、麻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麻绖的解释

服丧期间系在头部或腰部的葛麻布带。《石点头·卢梦仙江上寻妻》:“只见将过一个杌儿,放在床前,踏将上去,解下腰间麻絰,吊在床檐上。”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麻绖是汉语中一个专指传统丧服的词汇,由“麻”和“绖”二字组合而成,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与形制要求。

  1. 词义解析

    麻指以苎麻、大麻等植物纤维制成的粗布,是古代中国制作丧服的主要材料,象征哀戚质朴。绖(音 dié)特指服丧期间系在头部或腰间的麻带。因此,“麻绖”合称即指丧礼中穿戴的麻制带饰,是“五服”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汉语大词典》,“绖”分为首绖(头戴)和腰绖(腰系),材质均为麻,用以区分亲疏关系与丧期等级。

  2. 形制与功能

    在周代形成的丧服制度中,麻绖的粗细与佩戴位置直接关联服丧者与逝者的血缘亲等。例如:

    • 首绖:以麻绳环头为冠,父丧用较粗的苴麻,母丧用稍细的枲麻;
    • 腰绖:束于腰间,宽度通常窄于首绖,材质与首绖一致。

      这种差异体现了《仪礼·丧服》中“斩衰”“齐衰”等丧服等级的严格规范,麻绖成为外在的礼仪符号。

  3. 文化象征

    麻绖不仅是服饰,更承载“以礼达哀”的伦理意义。《礼记·檀弓》强调“丧冠不緌”,即丧服去华饰以显悲恸。麻质粗糙,象征生者因哀痛无心修饰;绖带束缚,隐喻丧亲之痛如缠绕身心。其使用贯穿整个丧期,直至“除服”仪式才解除,体现传统孝道与宗法精神。


来源参考: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王力. 《古代汉语常识》. 中华书局, 2002.

仪礼·丧服 -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彭林. 《中国古代礼仪文明》. 中华书局, 2013.

网络扩展解释

“麻绖”是一个汉语词汇,由“麻”和“绖”两个部分组成,主要用于描述中国古代丧礼中的服饰制度。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1. 指未经染色的粗麻布,是古代制作丧服的主要材料。麻布质地粗糙,象征哀痛之情,符合丧礼“重哀轻饰”的传统观念。例如《礼记》中记载,丧服需用“斩衰”(最粗的麻布)以示悲痛。

  2. 绖(dié)
    指古代丧服中的麻制腰带或头带,是丧服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绖的佩戴方式和粗细有所不同:

    • 首绖:戴在头上的麻带,表示直接亲属(如父母)的丧事。
    • 腰绖:系在腰间的麻带,用于较疏远的亲属或外亲。

文化背景


使用场景


现代关联

如今,“麻绖”一词主要用于历史研究和传统文化讨论中。现代丧礼已简化,但某些地区仍保留佩戴麻制饰物的习俗,作为对古礼的延续。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丧服制度或相关礼仪,可参考《仪礼·丧服》等经典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班锡报单飙骖缠骨宠妾村市道不同不相为谋雕朽耳炎泛驾奋心乖乱鼓盖寒藤蚝白胡考豁庨降差翦烛疾妒骥伏枥惊白静嘉浄坛泾渭自明狷固麇裹军武醴辞吏术氯酸軞车没咒念迷滞奴胎潜耀秋火跧局劬心儒臣山亏一篑省可里视草台石庆数马食饩税饷苏门四学士缩恧太阴替归通关手通则脱皮微昧文君新寡五等无仪香火缘小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