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黄蘗的意思、黄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黄蘗的解释

见“ 黄檗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现有资料,“黄蘗”(也写作“黄蘖”或“黄檗”)的解释如下:

词义解释

  1. 基本定义
    黄蘗是一种落叶乔木,树高可达10-25米,其内皮呈黄色,性寒味苦。在汉语中,“黄蘗”与“黄檗”常通用,可能因字形差异或方言导致不同写法。

  2. 植物特征
    树皮可入药或作为天然染料,具有抗菌、抗炎等作用。

  3. 药用价值
    其提取物被证实具有以下功效:

    • 抗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真菌)
    • 解热及抗炎症作用
    • 降低血压。

备注

网络扩展解释二

黄蘗

黄蘗,是一个中文词汇,包含两个字,分别是“黄”和“蘗”。

1. 拆分部首和笔画

“黄”的部首是“⾦”,总共有 11 个笔画;“蘗”的部首是“⽥”,总共有 18 个笔画。

2. 来源

“黄蘗”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诗经》中的一首古代诗歌《采蘩》,其中的“采蘗”即指采摘黄蘗的蔬菜。

3. 繁体

“黄蘗”在繁体中文中的写法是「黃藿」。

4.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黄蘗”这个词可以写作“黃薅”,其字形与现代中文稍有不同。

5. 例句

例句1:田野间长满了黄蘗,给人一种丰收的喜悦之感。

例句2:她用采摘的黄蘗做了一道特殊的菜肴。

6. 组词

黄蘗可以与其他词汇组合成新词,例如:采蘗、薅蘗、蘗苔等。

7. 近义词

黄蘗的一些近义词有:金波藿、黄金藿。

8. 反义词

黄蘗的反义词是指跟黄蘗相反的概念,例如:花蘗。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