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有残疾而不能作事。《礼记·礼运》:“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康有为 《大同书》绪言:“或老夫无衣,扶杖於树底,夕卧於灶眉;或废疾,持鉢行乞,呼号而无归。”
“废疾”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及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废疾”指因身体或精神残疾而丧失劳动能力的状态。该词强调因残疾导致无法正常从事生产或生活活动,常见于古代文献中对弱势群体的描述。
最早出自《礼记·礼运》:“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理念。康有为在《大同书》中也提到“废疾者持钵行乞”,进一步延伸了该词的社会含义。
可通过《礼记》、康有为著作或权威词典(如沪江在线词典)进一步了解该词的历史演变。
废疾是一个汉字词语,由“废”和“疾”两个字组成。
废的部首是广,底下是丿,总共4划;疾的部首是疒,总共5划。
废疾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形容患有严重疾病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
废疾的繁体字是廢疾。
在古代,废疾这个词的字形可能会有些微差别,但整体结构基本相同。
他在一场车祸中受伤,成了一个废疾,无法正常行走。
废疾组词例子:废疾者、废疾人、废疾证、废疾津贴。
近义词包括残疾、残废。
反义词包括健康、正常。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