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凄惨暗淡。 宋 姜夔 《凄凉犯》词序:“予客居闔户,时闻马嘶,出城四顾,则荒烟野草,不胜凄黯,乃著此解。”
凄凉暗淡。 明 高启 《次韵杨孟载早春见寄》:“朝来风雨况凄黯,雨湿城头旗不展。”
“凄黯”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qī àn,主要形容环境或情感上的凄凉、暗淡。以下是详细解释: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参考《凄凉犯》 或《次韵杨孟载早春见寄》 等文献。
《凄黯》是一个描述悲伤、沉郁和阴暗的词语。它常常用来形容环境、气氛或者个人心情的压抑、寂寞和无望。
《凄黯》是由两个部首组成的。其中,“凄”部的部首是“冫”,它的笔画数量为2;“黯”部的部首是“黑”,它的笔画数量为13。
《凄黯》是两个意义相近的词语的合并。其中,“凄”原本表示寒冷、悲伤的意思;“黯”则表示黑暗、昏暗。将这两个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新的词语《凄黯》。
《凄黯》的繁体字是“淒暗”,虽然字形稍有变化,但仍然保留了相同的意思。
在古时候,汉字的形状和现在有所不同。《凄黯》在古汉字中的写法为「淒闇」。
1. 天空飘着乌云,气氛凄黯而沉重。
2. 他离开后,整个房间变得凄黯起来。
1. 凄凉:形容景象、环境或情感的悲凉、萧条。
2. 黯淡:形容光线或色彩暗淡无光。
3. 凄美:形容悲伤而美丽动人。
1. 郁郁:形容心情忧郁、沉闷。
2. 忧伤:形容悲伤、痛苦的心情。
3. 阴沉:形容天气或心情阴暗、不开朗。
1. 明亮:形容光线明亮、气氛开朗。
2. 愉快:形容心情愉悦、轻松。
3. 美好:形容事物或情感美好、积极向上。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