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流水高山的意思、流水高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流水高山的解释

(1).《列子·汤问》:“ 伯牙 善鼓琴, 钟子期 善听。 伯牙 鼓琴,志在登高山, 钟子期 曰:‘善哉,峩峩兮若 泰山 。’志在流水, 钟子期 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以“流水高山”指美妙的乐曲。 宋 辛弃疾 《谒金门·和廓之五月雪楼小集韵》词:“流水高山絃断絶,怒蛙声自咽。”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也不弹雅调与亲声,流水高山多不是,何似一声声尽説相思。”《冷眼观》第二二回:“不过因为我国政府讳言革命,所以他就变了这么一个谜语出来,把人猜着顽罢了。惜乎那人不悟,倒未免叫 李君 反存了个流水高山知音絶少的观念在心里了。”

(2).借指知音、知己。 宋 王安石 《伯牙》诗:“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深自知。” 清 方文 《得梅朗三凶问因寄麻孟璿沉景山》诗:“流水高山交不浅,素车白马见何难。”

(3).即高山流水。古琴曲。 宋 罗烨 《醉翁谈录·小说引子》:“也题《流水高山》句,也赋《阳春白雪》吟。” 明 叶宪祖 《易水寒》第四折:“暂来锦瑟佳人傍,《流水高山》细评量。”《天雨花》第二三回:“君前重与翻新调,《流水高山》好。”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流水高山”是汉语中“高山流水”的倒置用法,原典出自《列子·汤问》,本义指伯牙弹琴时心中所想的自然意境,后衍生为知音相惜的典故。该成语在《汉语大词典》中被解释为“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其核心内涵包含三层:

一、自然意象层面 “高山”象征巍峨崇高的志向,“流水”暗喻绵延不绝的情思,两者结合构成壮阔深远的意境,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审美观。这一解读可参证《吕氏春秋·本味》对伯牙琴声“志在太山”“志在流水”的记载。

二、音乐艺术层面 成语常被用来赞誉超凡脱俗的音乐造诣,如《乐府诗集》卷五十七引《琴操》云:“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印证了音乐与自然意象的完美交融。

三、人文情感层面 作为知音文化的典型符号,《列子·汤问》记载钟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的典故,使该成语成为中华文化中精神共鸣的代名词,常见于书画题跋、诗词唱和等雅集场景。

网络扩展解释

“流水高山”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二、延伸内涵

  1. 知音象征:强调人与人之间深刻的理解与精神共鸣,如“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
  2. 艺术境界:用于赞美音乐、文学等艺术作品的高超造诣,如元曲《竹坞听琴》中“无非是流水高山调”。
  3. 同义词:与“高山流水”通用,部分语境中特指古琴曲《高山流水》。

三、用法特点

四、文化影响

该成语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知遇之情和艺术追求的价值观,至今仍广泛用于文学、音乐等领域,表达对精神契合的向往。

别人正在浏览...

暗机百年难遇八络半牀版荡般演笔战侧庶产后热抽调船楫惮赫到手等杖电讯防军泛广方向风雨操场奋勇当先富士山关门捉贼骨董羹扢揸杭纱皓羽黑个皇属回巧兼金箕风季汉镜鼻舅子朗明冷澁敛影逃形论説文门面铺席人明均摩激弄假坡谷雀忭雀鼠之争三叛散圣扇对少陪稍微深山穷林识途老马寿陵失步守奈驷马高车田夫野叟铁挝隈伽无暇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