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讽誉的意思、讽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讽誉的解释

讽谏称扬。《亢仓子·贤道》:“夫贤人其见用也,入则讽誉,出则龚默,职司勤辨,居室俭间。”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讽誉”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分析理解:

一、基本释义

讽誉(拼音:fěng yù)指通过委婉的言辞进行劝谏并给予称扬。该词结合了“讽”(含蓄劝告)与“誉”(赞扬)的双重含义,强调以含蓄方式既表达规劝又肯定对方。


二、出处与语境

该词最早见于道家典籍《亢仓子·贤道》:

“夫贤人其见用也,入则讽誉,出则龚默,职司勤辨,居室俭间。”
意为:贤人被任用时,入朝时以委婉言辞劝谏并称扬君主,退朝后则保持恭敬沉默,恪守职责且生活节俭。


三、构成分析

  1. 讽:
    • 本义为“含蓄劝告”,如《说文解字》释为“诵也”,后引申为间接批评或建议。
  2. 誉:
    • 指称扬、赞美,如《论语》中“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
      二者结合后,形成“通过劝谏实现褒扬”的复合含义。

四、用法与延伸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查阅《亢仓子》原文或汉典等权威辞书。

网络扩展解释二

《讽誉》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讽誉指的是以嘲讽的口吻表达出对某人或某事的称赞或褒奖。这个词的意思是既赞美又带有讽刺成分,同时传达出对被讽刺对象的深思熟虑的评价。 拆分部首和笔画: 《讽誉》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扌和言,其中扌表示手部,言表示与说话相关的意思。它的总笔画数是18画。 来源和繁体: 《讽誉》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用于描述对某人或某事的讽刺性赞扬。它的繁体字是「諷譽」。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中,「讽」的写法和现代相差不大,而「誉」的写法有所不同。古代写作「譽」的字形更为复杂繁琐。 例句: 1. 尽管他做了很多好事,但人们却以讽刺的口吻给予他讽誉。 2. 他在演讲中用巧妙的讽刺手法赢得了听众们的讽誉。 组词: 1. 莅讽:讽刺并指责某人或某事。 2. 讽刺:用尖刻或调侃的方式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不满或嘲笑。 近义词: 1. 嘲讽:通过言辞或行为,以恶意或嘲笑的方式嘲弄某人或某事。 2. 讽刺:以尖锐的批评或嘲笑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看法。 反义词: 1. 赞美:以欣赏和赞扬的态度对待某人或某事。 2. 褒奖:以表扬和奖励的方式对待某人或某事。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