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监督整饬。《三国志·魏志·程晓传》:“今外有公卿将校总统诸署,内有侍中尚书综理万机,司隶校尉督察京輦,御史中丞董摄宫殿。”
(2).督导统率。《晋书·陆云传》:“直以 机 计虑浅近,不能董摄羣帅。”
“董摄”属于古汉语复合词,其释义需结合字源与文献用例综合考证。根据《汉语大词典》对单字的训释,“董”本义为督察、管理,《左传·昭公十三年》载“董之以武师”,杜预注“董,督也”;“摄”有代理、兼理之义,《论语·八佾》记“官事不摄”,邢昺疏“摄犹兼也”。二字连用始见于宋代职官制度,特指临时性监管职责,如《宋史·职官志》载“以参知政事董摄三省事”,此处“董摄”指代宰辅官员短期统管多个官署的特殊职掌。
该词在明清文献中渐趋消亡,现代《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权威辞书均未收录此词条。其语义范畴可归纳为:古代官员在特定时期对多个行政机构实施的监察与代管职能,具有临时性、跨部门性的行政特征。
“董摄”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dǒng shè,主要含义分为两方面:
监督整饬
指对事务或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使其符合规范。例如《三国志·魏志·程晓传》中提到:“御史中丞董摄宫殿”,强调监察职能。
督导统率
意为督导并统领全局,例如《晋书·陆云传》中的“不能董摄羣帅”,指未能有效统率众将帅。
建议参考权威词典(如《汉语大词典》)或古籍用例以准确理解其含义。
暗夜百世一人碧墀拨棹子参厕厕填巢饮晨礼春扈诞欺倒行逆施迭矩重规访兆辅戴工潮孤门国阴暵赫鹘鸰交造系带解散祭兽技懩镌汰蕨攗句检峻法考订旷卒昆邓连写留馆留连忘返留狱礼志冒险家面店绵羃鸣晨明教墨绂木斧淰淰旁求博考陪责峭隽清济清文穷对副人细鬼大融洽缛礼入学考试説不着树屏搜选僞蔽翁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