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藩屏。《书·康王之诰》:“乃命建侯树屏,在我后之人。” 孔颖达 疏:“封立贤臣为诸侯者,树之以为藩屏。”《旧唐书·德宗顺宗诸子传论》:“洎乎 周 汉 ,始以子弟建侯树屏,以作维城。”
“树屏”是一个汉语词语,具有以下多层次的解释:
字面意思:指“树立屏障”,即通过建立遮挡物或防御措施来防止外来侵害。例如用树木、篱笆等实物形成屏障,保护特定区域的安全。
古代政治含义
源自《尚书·康王之诰》中的“建侯树屏”,指分封诸侯作为藩屏,以维护中央政权的稳定。例如《旧唐书》中提到周汉时期通过分封子弟建立屏障,巩固疆域。
比喻意义
现代多用于抽象语境,比喻采取措施抵御不良影响或危险。如保护个人隐私、防范负面信息传播等场景。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文献中的具体用例(如《尚书》《旧唐书》),可参考-5的原文引用。
树屏是一个词汇,它指的是在树木周围或背后设置的屏风,用来遮蔽视线或提供一片绿色的背景。
树屏的拆分部首是木(mù),在这个词中作为左部。它共有12个笔画。
树屏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园林设计中的使用。古人常常在花园里种植树木,并在树木周围或背后设置屏风,以达到遮挡视线、创造私密空间或营造景观的效果。
树屏的繁体字是樹屏。
在古时候,树屏的汉字写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由于没有具体的古代文献资料提及树屏的汉字写法变体,因此无法准确得知。
1. 小花园里有一片树屏,使整个空间更加私密。
2. 花园中的树屏为主人带来了安宁和舒适的感觉。
树篱(shū lí):由多株树木或灌木连成的屏风,用来界定空间。
花屏(huā píng):用鲜花簇拥而成的屏风,用来装点环境。
树障(shù zhàng):与树屏类似,都是指通过树木来遮挡视线。
屏风(píng fēng):与树屏相似,都是用来遮挡或隔离视线的装置。
开阔(kāi kuò):与树屏不同,开阔指的是没有障碍物,视野开阔的状态。
透明(tòu míng):与树屏相反,透明指能够穿过并看清后面的景物。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