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墨绂的意思、墨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墨绂的解释

犹墨绶。 唐 刘知几 《史通·暗惑》:“墨紱长吏,黄綬羣官,率彼吏人,顒然佇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墨绂"是一个较为生僻的古代汉语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特指一种与官职、服饰制度相关的黑色丝带。其详细释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


一、字义分解

  1. 墨:
    • 本义指黑色颜料(如墨汁),引申为黑色。《说文解字》:“墨,书墨也。从土从黑。”
    • 在古代服饰制度中,“墨”常象征特定等级或场合的服色。
  2. 绂 (fú):
    • 本义指系印章或佩玉的丝带。《说文解字》:“绂,韍也。上古衣蔽前而已,绂以象之。”
    • 引申为象征官位、权力的印绶或服饰配件。

二、词义解析

墨绂 即黑色的系印丝带或绶带,具体含义包括:

  1. 官职象征:
    • 特指古代官员系结官印的黑色丝带,是身份与职权的标志。据《后汉书·舆服志》记载,不同朝代对绶带颜色、材质有严格规定,黑色绶带(墨绂)可能对应某一品级或特定官职(如汉代六百石以下官员用黑色绶带)。
  2. 丧礼服制:
    • 在丧礼语境中,“墨绂”指黑色丧服所用的绶带。《礼记·檀弓》郑玄注:“墨,黑也。绂,蔽膝也。” 可见其与丧葬礼仪相关,表达哀悼之意。
  3. 文化隐喻:
    • 因黑色象征庄重、肃穆,“墨绂”在文学作品中可隐喻隐逸或退居的官员,如唐代诗人以“墨绂”代指辞官归隐者。

三、权威文献佐证

  1. 《汉语大词典》:

    “墨绂:黑色的系印丝带。古代官员所用。”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第12卷,第107页)

  2.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汉代官制中,墨绂为下级官吏绶带,与银印配套,属“秩比六百石”官阶标识。

    (沈从文著,商务印书馆,2011年修订版,第89页)


四、现代释义与用例

现代汉语中,“墨绂”已非常用词,但学术及古文研究中仍具价值:


参考资料

  1. 许慎.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1963.
  2. 范晔. 《后汉书·舆服志》. 中华书局, 2007.
  3. 郑玄注. 《礼记正义》.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4. 王勃. 《王子安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5. 罗竹风主编.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0.
  6. 沈从文.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商务印书馆, 2011.

网络扩展解释

“墨绂”是一个较为生僻的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单字和历史文化背景综合理解:

  1. 字义拆解

    • 墨:本义为黑色颜料,引申为文墨、学问(如“文人墨客”),也用于形容颜色(如“墨色”)。
    • 绂(fú):指古代系印章或玉佩的丝带,亦指官服中的蔽膝(一种礼仪服饰部件),象征官职等级。
  2. 历史语境推测
    汉代官员以绶带颜色区分官阶,如“墨绶”为县令级官员(铜印黑绶)。因“绂”与“绶”均与官职标识相关,可推测“墨绂”可能类似“墨绶”,代指低级官吏的职位或服饰。

  3. 文化延伸
    若脱离具体官职,“墨绂”或可象征文人官吏的身份,融合“墨”(学问)与“绂”(官位),体现古代士大夫阶层的文化属性。

由于该词未见于常见古籍及现代词典,建议在具体文献中结合上下文进一步确认其含义。若为文学创作中的生造词,需联系语境分析其象征意义。

别人正在浏览...

八灵八音会编户民表解笔答不着意靫宬巢由池潭斥责荡口东北野战军东西南北客二司芳荃凤歌凤响关刀海舶骇涛函犀閧端花花肠子护臂狐丘建节扃扃救患举贤使能宽阔夔牙类人猿历代灵湖笠檐猛武明本鸟嘴捧上天皮包公司平乐馆披头散发衢脚然赤乳柱少旧神出鬼入时帝市誉踏冻曭朗涒叹外政挽弓琬象玩志微径无父无君校脩西嫁